四物牵正汤加外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30例
【中图分类号】 R27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305-01
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又称"口噼"、"口眼歪斜",多由经络空虚,邪气乘虚入侵发病。近5年来,笔者以四物牵正汤内服为主,辅以局部自我按摩、热敷等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30例,在短期内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门诊患者,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4-70岁,患病时间1天至3个月。30例患者中,不论病程长短,初诊时均有患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闭合不严、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等外在症状,不能做皱眉、闭口鼓气动作。多数患者有患侧局部麻木和同侧乳突耳区疼痛,均有漏气、漏水、漏食现象。
2 治疗方法
2.1 内服四物牵正汤 熟地黄15-20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12-20g,僵蚕10g,全蝎3-10g,蜈蚣1-3条,防风10g,炙穿山甲5g,水煎服,1日1剂,分早晚2次服。
, 百拇医药
2.2 自我局部按摩及热敷 用"二点加一圈"方法,"二点"合谷、翳风,"一圈"地仓、颊车、下关、四白、太阳、睛明、人中,交替按摩,每穴5分钟,手法以点、揉、摩、捏为主,每次按摩后局部湿热敷10分钟。
3 典型病例
王某,男,45岁,2008年4月7日初诊,患者晨起后突然说话漏气,吐字不清,饮水时有漏水现象,右眼不能闭合,当时局部麻木,至午后4时许,渐感右侧面部麻木疼痛,并向同侧耳后扩散,遂急来门诊治疗。查见:患者右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闭合不严,右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令其皱眉、闭合鼓气皆不能,吹口哨右侧口角漏气。右侧面部及耳后肤色如常,无红肿及发热,局部触诊自感麻木兼疼痛。印诊为周围性面神经炎。治法:养血祛风,散瘀消肿。药物组成:熟地黄15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15g,僵蚕10g,全蝎5g,蜈蚣1条,防风10g,炙穿山甲5g,3剂。指导患者于患侧穴位自我按摩,每天2次。2008年4月11日2诊,患者自述患侧麻木疼痛以除,漏水漏气症状好转,嘱其眼睛上视,额部已有皱纹出现,再继服3剂,其他治法同前。2008年4月14日3诊,上述症状基本消失,额纹、鼻唇沟显现,右眼开闭自如,能闭口鼓气吹口哨,已无漏气现象,以原方1剂为粉末,每次服3g,1日2次,巩固疗效。
, 百拇医药
4 体会
现代医学认为面神经炎通常急性发病,多由寒冷、炎症(病毒)和自主神经不稳致神经营养血管收缩缺血,而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压迫,进而产生炎症。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中医从病因看多由络脉空虚,风寒、风热等邪乘虚侵袭。本组病例多为身体虚弱或过劳之后休息当风而发病,究其病机:休息中活动减少,血归藏于肝、筋脉,肌肉松弛,风客筋脉血脉阻滞,津血同源,停而不行,面肌失儒,经筋纵缓不收,骨肉瘫软不用,致口歪而噼、目当不合、耳周肿胀。故拟养血祛风,散瘀消肿之法予四物牽正汤治之。
四物牵正汤由四物汤加减而来,古有"一切补血之方,又当以此四物而化也"之说,故以四物汤为主补血养血,辅以防风、全蝎、蜈蚣、僵蚕助川芎上行头目以祛头面之风,达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当归散瘀消肿之功,川芎可行血中湿气,故加炙穿山甲合当归、川芎直达病所,以通经络、活瘀血、消肿胀。配合局部按摩和热敷,促进面部代谢和营养血管神经,加速病灶区血氧供应,减轻和消除水肿。, http://www.100md.com(吴金澎)
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又称"口噼"、"口眼歪斜",多由经络空虚,邪气乘虚入侵发病。近5年来,笔者以四物牵正汤内服为主,辅以局部自我按摩、热敷等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30例,在短期内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门诊患者,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4-70岁,患病时间1天至3个月。30例患者中,不论病程长短,初诊时均有患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闭合不严、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等外在症状,不能做皱眉、闭口鼓气动作。多数患者有患侧局部麻木和同侧乳突耳区疼痛,均有漏气、漏水、漏食现象。
2 治疗方法
2.1 内服四物牵正汤 熟地黄15-20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12-20g,僵蚕10g,全蝎3-10g,蜈蚣1-3条,防风10g,炙穿山甲5g,水煎服,1日1剂,分早晚2次服。
, 百拇医药
2.2 自我局部按摩及热敷 用"二点加一圈"方法,"二点"合谷、翳风,"一圈"地仓、颊车、下关、四白、太阳、睛明、人中,交替按摩,每穴5分钟,手法以点、揉、摩、捏为主,每次按摩后局部湿热敷10分钟。
3 典型病例
王某,男,45岁,2008年4月7日初诊,患者晨起后突然说话漏气,吐字不清,饮水时有漏水现象,右眼不能闭合,当时局部麻木,至午后4时许,渐感右侧面部麻木疼痛,并向同侧耳后扩散,遂急来门诊治疗。查见:患者右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闭合不严,右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令其皱眉、闭合鼓气皆不能,吹口哨右侧口角漏气。右侧面部及耳后肤色如常,无红肿及发热,局部触诊自感麻木兼疼痛。印诊为周围性面神经炎。治法:养血祛风,散瘀消肿。药物组成:熟地黄15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15g,僵蚕10g,全蝎5g,蜈蚣1条,防风10g,炙穿山甲5g,3剂。指导患者于患侧穴位自我按摩,每天2次。2008年4月11日2诊,患者自述患侧麻木疼痛以除,漏水漏气症状好转,嘱其眼睛上视,额部已有皱纹出现,再继服3剂,其他治法同前。2008年4月14日3诊,上述症状基本消失,额纹、鼻唇沟显现,右眼开闭自如,能闭口鼓气吹口哨,已无漏气现象,以原方1剂为粉末,每次服3g,1日2次,巩固疗效。
, 百拇医药
4 体会
现代医学认为面神经炎通常急性发病,多由寒冷、炎症(病毒)和自主神经不稳致神经营养血管收缩缺血,而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压迫,进而产生炎症。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中医从病因看多由络脉空虚,风寒、风热等邪乘虚侵袭。本组病例多为身体虚弱或过劳之后休息当风而发病,究其病机:休息中活动减少,血归藏于肝、筋脉,肌肉松弛,风客筋脉血脉阻滞,津血同源,停而不行,面肌失儒,经筋纵缓不收,骨肉瘫软不用,致口歪而噼、目当不合、耳周肿胀。故拟养血祛风,散瘀消肿之法予四物牽正汤治之。
四物牵正汤由四物汤加减而来,古有"一切补血之方,又当以此四物而化也"之说,故以四物汤为主补血养血,辅以防风、全蝎、蜈蚣、僵蚕助川芎上行头目以祛头面之风,达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当归散瘀消肿之功,川芎可行血中湿气,故加炙穿山甲合当归、川芎直达病所,以通经络、活瘀血、消肿胀。配合局部按摩和热敷,促进面部代谢和营养血管神经,加速病灶区血氧供应,减轻和消除水肿。, http://www.100md.com(吴金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周围神经疾病 > 面神经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