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14
编号:13770431
子宫腺肌病介入栓塞治疗术后总结与探讨(附17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杨鹍 唐陶富 刘琅梅 邓世勇
第1页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049-01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经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17例经临床诊断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治疗,根据腹主动脉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的表现,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结果 1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成功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栓塞。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栓塞后综合征症状3-6天,随访3-5年,月经量明显减少,痛经及贫血症状明显缓解,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延长的经期明显缩短,无复发病例。结论 子宫腺肌病介入栓塞治疗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子宫完整保留。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DSA;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腺肌病是临床妇产科接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以往被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经产妇,发病年龄一般在30-5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继发痛经并进行性加重,月经量过多并经期延长,大多有不同程度贫血症状,妇产科双合诊子宫球形增大、质硬,经期有压痛,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者,附件区可扪及囊性包块。影像学诊断主要包括超声及磁共振检查等。临床妇产科一直以来对该病的治疗较为困难,传统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随着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成功开展,将该技术引入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正逐步得到临床妇产科医师的肯定和配合。现就我院近年来介入栓塞治疗1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7例患者均为经产妇,年龄在34-42岁,平均年龄38岁,明显痛经史5-10年,平均7.5年,进行性加重2-3年,平均2.5年,均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病史,其中2例经期达12-15天,约占11.7%,4例经期伴下腹坠胀感,约占23.5%。妇产科双合诊,17例患者,子宫体积均有增大,其中1例子宫增大在3个月大小,约占5.9%,4例于附件区可扪及囊性包块,约占23.5%。本组1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贫血症状,其中2例重度贫血,约占11.7%。CA125增高12例,约占70.5%。

    本组17例患者均行B超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例并行磁共振检查,诊断为单纯性子宫腺肌病5例,约占29.4%;诊断为合并子宫腺肌瘤7例,约占41.1%;诊断为合并子宫腺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约占23.5%;诊断为合并子宫腺肌瘤+多发性子宫肌瘤1例,约占5.8%,该患者于3年前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以上17例患者均服用药物丹那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释放剂时长3-5年不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