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15
编号:13769118
海绵窦解剖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15
     S. Peker等认为位于窝内的垂体外侧有两种结构:直接覆盖垂体腺的是垂体囊,而蝶鞍的最外侧壁由硬膜组成。垂体囊完整的包绕垂体表面,并且和人体其他腺体的囊性质相同[17]

    3.3 海绵窦的外侧壁 :一般认为海绵窦的外层有两层硬膜组成,最外层为硬脑膜层,而内层为骨膜层。外层的两层结构均由覆盖颅中窝底的硬膜向外延续而成。海绵窦外侧壁和顶的脑膜层和骨膜层和鞍膈相前方延续,衬在颅前窝表面。向后衬在鞍背表面和斜坡上。脑膜层继续相前方延续形成硬膜环的上缘。围绕颈内动脉和视神经鞘。同时,骨膜层向前侧和内侧延续形成此环的下缘围绕颈内动脉。海绵窦的外侧壁很容易被分成两层:内层和外层。这几层也扩展到海绵窦的底,正对大脑实质的外层也比较容易从内层剥离。

    向内侧为海绵窦上壁的硬膜,向前为覆盖蝶骨大翼窝的硬膜,向后侧为小脑幕。最外层较厚,呈珍珠似的灰色。内层较薄透明,其中有第三,第四,第五对脑神经走行穿过海绵窦到达眶上裂。包绕第三脑神经的内层较厚,容易分离。而包绕第四,第五颅神经第一分支的内层较薄通常和最外层紧密附着,造成了厚度比较均一的外壁。在这两层之间有一个在手术上非常重要的卵裂面,因为他允许不经海绵窦的静脉间隙而进入到最内层,且可以得到对脑神经的暴露。

    自从Parkinson首次将这个静脉通道描述成为一个静脉丛[18],对于鞍旁间隙(海绵窦)的解剖学研究就不断进展和深入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