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概况(1)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7-0329-01产后缺乳是妇女产后乳汁量少,甚或全无,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称为产后缺乳[1]。产后缺乳发病率占产妇的22.2%,具有上升的趋势[2]。众所周知,母乳喂养对母婴均有益处,其中母乳,尤其是产后5 天内分泌的初乳富含抗体、丰富的蛋白质、较低的脂肪及宝宝所需要的各种酶类、碳水化合物等,初乳中免疫物质可以覆盖在婴儿未成熟的肠道表面,阻止细菌、病毒的附着,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抵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初乳还有促进脂类排泄的作用,减少黄疸的发生。与此同时,哺乳也有利于母亲健康,通过婴儿吸吮乳汁可刺激母亲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还可减少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3]。因此,对产后缺乳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尤其是促进产后最初几日母乳分泌的增加,改善缺乳,满足婴儿哺育喂养的需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产后缺乳的机制和中医药治疗研究相关文献作综述如下。
1 产后缺乳的病因病机研究
中医学认为乳汁源自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与气血同源,资于冲任,赖乳脉、乳络输送,经乳头泌出,若气血亏虚,津液不足,则致乳汁减少或不足;或七情所伤,肝气郁结,可致乳汁不通或缺乳。多数医家认为气血不足,或气机郁滞,影响乳汁的生化和流通,是产后缺乳的主要原因。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产后乳少或上方论》论述“妇母乳汁,乃气血所化,若元气虚弱,则乳汁短少,初产乳房颀胀,此乳未通……若累产无乳,此内之津液,盖乳汁资于冲任,若妇人疾在冲任,乳少而色黄者,生子则怯弱多疾”。明确提出了产后缺乳由于所血虚弱,内云津液所致。金.张子和《儒门事亲.卷五》谓“妇人本生无乳者不治,或因啼哭悲怒郁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