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704949
浅谈颈部颈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临床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1年第7期
     【中图分类号】R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7-0054-02

    中风发病机制的研究显示中风后的脑损伤之怒过是颅外病变的延续和后果。颈部颈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规律遂成为临床研究所关注的热点。早期诊断治疗颈部颈动脉病变目前已改变了缺血性中风的病程。通过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使中风从不治成为可治,从可治成为防治。

    病因:一、颅外颈内动脉的上行性栓子:临床最多见,占50%~60%。主要起因于脉粥样硬化斑快狭窄溃疡,其好发部位绝大多数位于颈内动脉起始段2cm范围内(占70%~85%)。二、心源性栓子:约占40%,主要起因于特发性心房纤颤,其他有心脏手术,心脏病等。三、其他少见原因:颈动脉顺损伤,巨长颈内动脉等。

    发病机制: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内动脉起始段,此系由于颈总动脉在颈动脉窦区分叉分流,70%流入颈内动脉,30%流入颈外动脉。血流进入颈内动脉之初,延期内侧壁呈层流快速前进,而在其外侧壁出现血流旋涡停滞不前,故在颈内动脉内侧壁区呈高流速,高剪应力而不易产生斑块,但延其外侧壁呈低流速,低剪应力的血流旋涡区则成为斑块的好发部位。所以动脉硬化时,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内动脉起始端外侧壁的2 cm局限范围内。二、粥样硬化斑快促使颈内动脉局部内膜增厚,并易出现溃疡面。在溃疡处内膜下层分泌一些物质如胶原及凝血VII 、IX 、XII因子促使凝血酶形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