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2年第9期
编号:12301113
(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后致眼眶内炎性假瘤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2年第9期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043-01

    【关键词】 ( 鼻内镜下 )鼻窦炎、鼻息肉 手术后 致 眼眶内炎性假瘤

    鼻内镜手术直视下操作照明度好,术野清晰,手术损伤范围小,已成为鼻窦炎、鼻息肉等的主要治疗方式,虽眶内并发症时有发生,眶内血肿报道较多,但是眼眶炎性假瘤鲜见报道。回顾我科2003年7月~2012年3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约170例,男117例,女53例,发生7例因纸样板损伤或眶底损伤所致眼眶内血肿,2例发生眼眶内炎性假瘤,均为男性,眼眶内炎性假瘤1例经手术切除治愈,1例经激素治疗治愈。

    资料与方法

    2003年7月~2012年3月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70例,男117例,女53例,年龄21~63岁。Ⅱ型Ⅱ期86例,Ⅱ型Ⅲ期75例,Ⅲ型9例。

    治疗方法:17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毕用甲硝唑及生理盐水冲洗术腔,术后常规防感染处理。7例术中发现纸样板缺损、眶底损伤致眶脂暴露,术后以明胶海绵贴附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内的眶底不予处理,鼻腔外侧壁伤处再以灭菌凡士林油纱条或膨胀绵轻轻填塞。术后12~36小时发生眼眶瘀肿。7例患者均输注类固醇激素1周,同时予以抗生素、止血药治疗,24~48小时抽除堵塞物。5例患者7~14天后眶周瘀肿消退,视力无改变。2例患者眶周青紫虽消退,但眶下(2例)可触及不规则、边界不清、质硬的包块。患者感觉眼眶肿痛,晨起时重,眼球活动正常,视力无明显改变,球结膜轻度至中度水肿。2例均在眼科常规检查后及眼眶CT检查,确诊为“眼眶内炎性假瘤”,予以口服类固醇激素(强的松60mg/日)+抗生素治疗1周后减量,1月后1例消退,1例用类固醇激素时包块减小,减量或停药时包块复原。后经局部浸润麻醉,经眶下睑缘皮肤切口和上睑皱褶附近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暴露眶脂,指尖触及包块并沿包块边缘分离、完整切除包块,没有损伤肌肉及神经,彻底止血后分层缝合关闭切口,包块送病理,加压包扎伤口(不可过紧,以免视神经缺血致视力丧失),术后激素+抗生素治疗,6天后皮肤切口拆线。

    结果

    2例眶下包块的患者,1例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炎性假瘤(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混合而成)。随访6个月~1年未见复发。

    讨论

    炎性假瘤为鼻内镜手术少见的并发症,患者的病变范围、前期手术史和术者的手术经验、技巧及术中规范操作是影响该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 炎性假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眶疾病,多发生于单眼,为一种原因不明的眼眶局部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性疾病,可累及眶内一个或多个组织,包括眼睑、泪腺、眼外肌、眶脂肪、巩膜和神经等,临床上常有眼球突出、眶缘可触及肿物、眼睑肿胀、眼压升高、眼球运动受限等症状。炎性假瘤目前致病原因不甚明了可能为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所致,本文2例系手术致病,不排除与手术后免疫力下降有关。炎性假瘤根据具有肿瘤和炎症的典型临床表现常可作出诊断,超声、CT、MRI等影像检查对炎性假瘤的诊断很有帮助,但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显示与恶性肿瘤有类同处,有时需要活体组织病理困难检查才能确诊。炎性假瘤的治疗包括全身激素治疗,局部放疗,化学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目前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疗法,有效剂量有个体差异,对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较多者最为敏感,常在用药后数日内见效,肿块缩小,但如用药不足或减量太快可引起复发。对于糖皮质激不能控制的炎性假瘤可酌情考虑手术切除,术后激素+抗生素治疗但仍可复发。本文1例炎性假瘤在全身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眼耳鼻喉科杂志

    [2] 实用耳鼻咽喉科学, 百拇医药(刘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