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20-01
【摘要】: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是法定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部分乙型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可演变成慢性,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病毒性肝炎目前尚无可靠而满意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比较困难,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和改善临床症状,完全清除病毒比较困难。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传染 治疗 预防
病毒性肝炎都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目前已明确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即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5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庚型和TTV肝炎。另外,一些较为少见的病毒感染人体后,也可以导致病毒性肝炎,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黄热病病毒、某些肠道病毒等,也有一定传染性。在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可通过消化道传播,共用餐具有传染的可能;而乙肝、丙肝是通过体液、血液和母婴传播。肝炎抗病毒治疗比较困难,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和改善临床症状,完全清除病毒比较困难。
一、 合理的治疗手段
(一) 慢性肝炎
1.按病情情况适当休息、合理饮食。
2.药物治疗。应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抗炎及抗纤维化治疗,其中最重要的是抗病毒治疗,可阻断病情发展,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1)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包括急性、慢性及代偿期肝硬化)只要血HCV-RNA阳性,即应予以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包括肝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HBV-DNA阳性,ALT异常(肝炎肝硬化除外)或肝组织学检查有明显炎症、纤维化者,均应抗HBV治疗,可选用干扰素α或长效干扰素α(重型肝炎和失代偿期肝硬化除外),疗程半年至l年;或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或替比夫定),疗程至少1年。
(2)按病情需要应用免疫调节药如胸腺肽、保肝抗炎药如甘草酸制剂及抗纤维化药如复方鳖甲软肝片等。
(二) 重型肝炎
采取支持、对症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
1.蒙药治疗病毒性肝炎治疗法
目的临床观察和分析蒙药肝炎汤、退黄散、牛黄九味散等治肝炎药方配合蒙医传统导泻疗法治疗急、慢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10例急、慢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服用蒙药配合蒙医传统导泻法联合治疗.急性肝炎于1,2,4周,观察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结果急性肝炎在4周内各项症状的有效率达90%~100%,4周时ALT水平降至(51.8±48.4)u/L,较治疗前(634.8±344.3)u/L,明显下降.慢性肝炎在6周内各项症状的有效率达86%以上,6周时的ALT水平降至(45.6±28.6)u/L,较治疗前(401.6±351.7)u/L明显下降.110例中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蒙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症状、体征消失快,。
2.SNMC的治疗。SNMC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其药理活性单位甘草次酸,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类固醇样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可调节T细胞活化,诱发Y干扰素产生,活化NK细胞以及抗病毒作用。SNMC的抗炎、抗过敏、解毒和保护细胞膜的作用使细胞免受损害,从而维持正常肝功能。
3.肝移植治疗。抗病毒治疗可根据病情采用,但干扰素在重肝病人不宜应用。
二 加大预防力度
(一)管理传染源
1.报告和登记。对疑似、确诊、住院、出院、死亡的肝炎病例均应分别按病原学进行传染病报告,专册登记和统计。 2.隔离和消毒。急性甲型及戊型肝炎自发病日算起隔离3周;乙型及丙型肝炎隔离至病情稳定后可以出院。各型肝炎宜分室住院治疗。 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及物品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3.对儿童接触者管理。对急性甲型或戊型肝炎患者的儿童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4.献血员管理。献血员应在每次献血前进行体格检查,检测?ALT及HBsAg(用RPHA法或ELISA法),肝功能异常HBsAg阳性者不得献血。有条件时应开展抗-HCV测定,抗-HVC阳性者不得献血。 5.HBsAg携带者的管理。HBsAg携带者不能献血,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应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以及行业卫生,以防其唾液、血液及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感染他人;个人食具、刮刀修面用具、漱洗用品等应与健康人分开。HBeAg阳性者不可从事饮食行业、饮用水卫生管理及托幼工作。HBsAg阳性的婴幼儿在托幼机构中应与HBsAg阴性者适当隔离,HBeAg阳性婴幼儿不应入托。 (二)切断传播途径 (1)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水源保护、环境卫生管理以及粪便无害化处理,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2)加强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注射实行一人一管,或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医疗器械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3)加强对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管理,做好制品的HBsAg检测工作,阳性者不得出售和使用。非必要时不输血或血液制品。漱洗用品及食具专用。接触病人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4)保护婴儿。切断母婴传播是预防重点,对HBsAg阳性尤以HBeAg亦呈阳性的产妇所产婴儿,出生后须迅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或)乙型肝炎疫苗。 (三)保护易感人群 (1)乙型肝炎 1.急性乙肝病人可隔离到HBsAg阴转。
2.切断传播途径:严格管理献血员,推广使用一次性输血、输液及注射器,手术器械严格高压消毒,不能高压消毒者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2)甲型肝炎的预防
1.病人从起病后可隔离3周,以控制传染源。
2.搞好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搞好粪便管理、食具消毒等可有力地切断其传播途径。
3.接种甲肝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死疫苗),可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得90%以上的保护率。母亲为单纯HBsAg阳性、HBV-DNA阴性的新生儿,仅用乙肝疫苗即可。
参考文献
[1] 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N].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编印,1994.12, http://www.100md.com(努尔古丽?阿布力哈)
【摘要】: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是法定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部分乙型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可演变成慢性,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病毒性肝炎目前尚无可靠而满意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比较困难,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和改善临床症状,完全清除病毒比较困难。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传染 治疗 预防
病毒性肝炎都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目前已明确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即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5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庚型和TTV肝炎。另外,一些较为少见的病毒感染人体后,也可以导致病毒性肝炎,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黄热病病毒、某些肠道病毒等,也有一定传染性。在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可通过消化道传播,共用餐具有传染的可能;而乙肝、丙肝是通过体液、血液和母婴传播。肝炎抗病毒治疗比较困难,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和改善临床症状,完全清除病毒比较困难。
一、 合理的治疗手段
(一) 慢性肝炎
1.按病情情况适当休息、合理饮食。
2.药物治疗。应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抗炎及抗纤维化治疗,其中最重要的是抗病毒治疗,可阻断病情发展,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1)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包括急性、慢性及代偿期肝硬化)只要血HCV-RNA阳性,即应予以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包括肝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HBV-DNA阳性,ALT异常(肝炎肝硬化除外)或肝组织学检查有明显炎症、纤维化者,均应抗HBV治疗,可选用干扰素α或长效干扰素α(重型肝炎和失代偿期肝硬化除外),疗程半年至l年;或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或替比夫定),疗程至少1年。
(2)按病情需要应用免疫调节药如胸腺肽、保肝抗炎药如甘草酸制剂及抗纤维化药如复方鳖甲软肝片等。
(二) 重型肝炎
采取支持、对症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
1.蒙药治疗病毒性肝炎治疗法
目的临床观察和分析蒙药肝炎汤、退黄散、牛黄九味散等治肝炎药方配合蒙医传统导泻疗法治疗急、慢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10例急、慢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服用蒙药配合蒙医传统导泻法联合治疗.急性肝炎于1,2,4周,观察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结果急性肝炎在4周内各项症状的有效率达90%~100%,4周时ALT水平降至(51.8±48.4)u/L,较治疗前(634.8±344.3)u/L,明显下降.慢性肝炎在6周内各项症状的有效率达86%以上,6周时的ALT水平降至(45.6±28.6)u/L,较治疗前(401.6±351.7)u/L明显下降.110例中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蒙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症状、体征消失快,。
2.SNMC的治疗。SNMC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其药理活性单位甘草次酸,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类固醇样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可调节T细胞活化,诱发Y干扰素产生,活化NK细胞以及抗病毒作用。SNMC的抗炎、抗过敏、解毒和保护细胞膜的作用使细胞免受损害,从而维持正常肝功能。
3.肝移植治疗。抗病毒治疗可根据病情采用,但干扰素在重肝病人不宜应用。
二 加大预防力度
(一)管理传染源
1.报告和登记。对疑似、确诊、住院、出院、死亡的肝炎病例均应分别按病原学进行传染病报告,专册登记和统计。 2.隔离和消毒。急性甲型及戊型肝炎自发病日算起隔离3周;乙型及丙型肝炎隔离至病情稳定后可以出院。各型肝炎宜分室住院治疗。 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及物品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3.对儿童接触者管理。对急性甲型或戊型肝炎患者的儿童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4.献血员管理。献血员应在每次献血前进行体格检查,检测?ALT及HBsAg(用RPHA法或ELISA法),肝功能异常HBsAg阳性者不得献血。有条件时应开展抗-HCV测定,抗-HVC阳性者不得献血。 5.HBsAg携带者的管理。HBsAg携带者不能献血,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应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以及行业卫生,以防其唾液、血液及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感染他人;个人食具、刮刀修面用具、漱洗用品等应与健康人分开。HBeAg阳性者不可从事饮食行业、饮用水卫生管理及托幼工作。HBsAg阳性的婴幼儿在托幼机构中应与HBsAg阴性者适当隔离,HBeAg阳性婴幼儿不应入托。 (二)切断传播途径 (1)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水源保护、环境卫生管理以及粪便无害化处理,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2)加强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注射实行一人一管,或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医疗器械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3)加强对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管理,做好制品的HBsAg检测工作,阳性者不得出售和使用。非必要时不输血或血液制品。漱洗用品及食具专用。接触病人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4)保护婴儿。切断母婴传播是预防重点,对HBsAg阳性尤以HBeAg亦呈阳性的产妇所产婴儿,出生后须迅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或)乙型肝炎疫苗。 (三)保护易感人群 (1)乙型肝炎 1.急性乙肝病人可隔离到HBsAg阴转。
2.切断传播途径:严格管理献血员,推广使用一次性输血、输液及注射器,手术器械严格高压消毒,不能高压消毒者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2)甲型肝炎的预防
1.病人从起病后可隔离3周,以控制传染源。
2.搞好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搞好粪便管理、食具消毒等可有力地切断其传播途径。
3.接种甲肝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死疫苗),可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得90%以上的保护率。母亲为单纯HBsAg阳性、HBV-DNA阴性的新生儿,仅用乙肝疫苗即可。
参考文献
[1] 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N].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编印,1994.12, http://www.100md.com(努尔古丽?阿布力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