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板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68-01
【摘要】目的 探讨与分析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板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选择2004年1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盆后环骨折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13-61岁。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和15例。用“C”型臂X线机进行引导,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伤口总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也较对照组轻,以上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平均为3.2个月,而对照组为3.6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6个月,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板固定治疗适应证广泛,安全可靠,且操作便捷,手术损伤小,术中失血量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百拇医药
【关键词】 微创技术;骨盆后环骨折;骨盆
不稳定型的骨盆后环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有文献报道称,若是应用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切开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非手术治疗。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存在一系列难以避免的缺陷,例如手术创伤较大、失血量多等。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对骨折机制、骨盆解剖学特点的进一步了解,使得骨盆微创技术成为了目前治疗骨盆创伤的首选方法。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板固定手术能够在早期稳定骨盆,为骨块的血供提供保护,使局部软组织疤痕数量减少,具有创伤小、失血量小,卧床时间短,恢复速度快等特点,克服了传统手术失血量多、感染率高、手术时间长等不足,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为分析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板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临床疗效,本文对30例该病患者进行了观察治疗,现将结果呈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百拇医药
本文选择了2004年1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盆后环骨折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13-61岁。致伤原因:18例交通事故,9例高空坠落受伤,3例挤压受伤。合并症:2例为肝脾破裂,1例为尿道断裂,1例坐骨神经受损,2例肋骨多发骨折,股骨骨折2例1例颅脑损伤。本文中所选择的这些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和15例。用“C”型臂X线机进行引导,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疼痛程度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5.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所有组间数据应用t检验,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http://www.100md.com
2 结 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伤口总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也较对照组轻,以上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平均为3.2个月,而对照组为3.6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6个月,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
3 讨 论
骨盆骨折并发创伤性休克的患病率可高达35%-65%,该病发病率不仅是由于损伤到了重要脏器官,还和骨折出血、腹膜后血肿巨大以及剧烈疼痛关系密切。潘进社等研究人员报道称1,受到创伤后,由于流动力学不稳定所造成的死亡率可高达44%-64%,而引发失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多发性骨折、盆腔静脉丛出现破裂、髂内血管分支发生破裂以及骨折端松质骨出现渗血等。在不稳定性骨折的早期使其重新保持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降低出血量。采用保守方法治疗骨盆骨折容易引发畸形愈合,后期出现的功能性障碍会使患者的病残率增加。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起骨盆骨折的内固定与复位情况,但大部分该病患者均为多发伤且病情较重,行开放复位手术的时间较长且失血量较多,使手术风险明显加大,而骨盆环骨折的微创治疗成为了现今医学研究中的难点与热点。如今,很多国内外学者均提出采取一期同时进行固定骨盆前后环,这与单纯进行后方固定相比,降低了固定材料强度的使用标准,从而使应用微创内固定技术更加有利2。
, 百拇医药
陈红卫等人3对21例患者采用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并随访了16个月,其优良率为85.6%,指出该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小,安全可靠,对于临床经验较少的医生和缺乏相应设备的基层医院来说,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骶骨Ⅱ区及Ⅲ区骨折的患者与Sl椎体发生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随着老年患者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有研究人员将内支架技术用到治疗骨盆骨折中,实行锁定钢板的骶骨骨折治疗,此外,还有Kmppinger D等人4将微创钢板螺钉固定的方法用于骨盆后环不稳定型骨折治疗,且效果良好。王秋根等人5-6将微创钢板螺钉固定用于骨盆后环损伤的治疗,指出该方法固定牢固,且术中无需反复透视,有助于降低医生X线暴露量的可能性,且便于操作、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①由于骶骨I区、Ⅱ区及Ⅲ区发生骨折造成骨盆不稳;②患者骶骨发生粉碎性骨折;③骶髂关节出现损伤,脱位且伴有髂骨侧部位骨折并且骨盆不稳的患者;④患者骨盆后环不稳定且骶骨出现解剖变异情况。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宋世锋,彭磊等.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1):1191-1196.
[2] Schweitzer D, Zylberberg A, Córdova M, et al. Closed reductionand iliosacrai percutaneous fixation of unstable pelvic ring fractures. Injury, 2008, 39(8):869-874.
[3] 陈红卫,潘俊,赵钢生,等.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07,23(12):905-907.
[4] Krappinger D,Larndorfer R,Struve P,et a1.Minimally invasive transiliac plate osteosynthesis for type C injuries of the pelvic ring:a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follow-up[J].J 0rthop Trauma,2007,21(9):595-602.
[5] 杜明奎,王秋根.锁定加压钢板固定骶骨不稳定骨折的应用及三维有限元分析[J].2008,23(10):793-795.
[6] Berber O, Amis AA, Day AC. Biomechanical testing of a conceptof posterior pelvic reconstruction in rotationally and vertically unstable fractures. J Bone Joint Surg Br, 2011, 93(2): 237-244., http://www.100md.com(潘文)
【摘要】目的 探讨与分析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板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选择2004年1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盆后环骨折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13-61岁。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和15例。用“C”型臂X线机进行引导,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伤口总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也较对照组轻,以上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平均为3.2个月,而对照组为3.6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6个月,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板固定治疗适应证广泛,安全可靠,且操作便捷,手术损伤小,术中失血量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百拇医药
【关键词】 微创技术;骨盆后环骨折;骨盆
不稳定型的骨盆后环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有文献报道称,若是应用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切开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非手术治疗。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存在一系列难以避免的缺陷,例如手术创伤较大、失血量多等。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对骨折机制、骨盆解剖学特点的进一步了解,使得骨盆微创技术成为了目前治疗骨盆创伤的首选方法。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板固定手术能够在早期稳定骨盆,为骨块的血供提供保护,使局部软组织疤痕数量减少,具有创伤小、失血量小,卧床时间短,恢复速度快等特点,克服了传统手术失血量多、感染率高、手术时间长等不足,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为分析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板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临床疗效,本文对30例该病患者进行了观察治疗,现将结果呈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百拇医药
本文选择了2004年1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盆后环骨折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13-61岁。致伤原因:18例交通事故,9例高空坠落受伤,3例挤压受伤。合并症:2例为肝脾破裂,1例为尿道断裂,1例坐骨神经受损,2例肋骨多发骨折,股骨骨折2例1例颅脑损伤。本文中所选择的这些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和15例。用“C”型臂X线机进行引导,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疼痛程度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5.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所有组间数据应用t检验,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http://www.100md.com
2 结 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伤口总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也较对照组轻,以上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平均为3.2个月,而对照组为3.6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6个月,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
3 讨 论
骨盆骨折并发创伤性休克的患病率可高达35%-65%,该病发病率不仅是由于损伤到了重要脏器官,还和骨折出血、腹膜后血肿巨大以及剧烈疼痛关系密切。潘进社等研究人员报道称1,受到创伤后,由于流动力学不稳定所造成的死亡率可高达44%-64%,而引发失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多发性骨折、盆腔静脉丛出现破裂、髂内血管分支发生破裂以及骨折端松质骨出现渗血等。在不稳定性骨折的早期使其重新保持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降低出血量。采用保守方法治疗骨盆骨折容易引发畸形愈合,后期出现的功能性障碍会使患者的病残率增加。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起骨盆骨折的内固定与复位情况,但大部分该病患者均为多发伤且病情较重,行开放复位手术的时间较长且失血量较多,使手术风险明显加大,而骨盆环骨折的微创治疗成为了现今医学研究中的难点与热点。如今,很多国内外学者均提出采取一期同时进行固定骨盆前后环,这与单纯进行后方固定相比,降低了固定材料强度的使用标准,从而使应用微创内固定技术更加有利2。
, 百拇医药
陈红卫等人3对21例患者采用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并随访了16个月,其优良率为85.6%,指出该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小,安全可靠,对于临床经验较少的医生和缺乏相应设备的基层医院来说,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骶骨Ⅱ区及Ⅲ区骨折的患者与Sl椎体发生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随着老年患者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有研究人员将内支架技术用到治疗骨盆骨折中,实行锁定钢板的骶骨骨折治疗,此外,还有Kmppinger D等人4将微创钢板螺钉固定的方法用于骨盆后环不稳定型骨折治疗,且效果良好。王秋根等人5-6将微创钢板螺钉固定用于骨盆后环损伤的治疗,指出该方法固定牢固,且术中无需反复透视,有助于降低医生X线暴露量的可能性,且便于操作、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①由于骶骨I区、Ⅱ区及Ⅲ区发生骨折造成骨盆不稳;②患者骶骨发生粉碎性骨折;③骶髂关节出现损伤,脱位且伴有髂骨侧部位骨折并且骨盆不稳的患者;④患者骨盆后环不稳定且骶骨出现解剖变异情况。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宋世锋,彭磊等.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1):1191-1196.
[2] Schweitzer D, Zylberberg A, Córdova M, et al. Closed reductionand iliosacrai percutaneous fixation of unstable pelvic ring fractures. Injury, 2008, 39(8):869-874.
[3] 陈红卫,潘俊,赵钢生,等.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07,23(12):905-907.
[4] Krappinger D,Larndorfer R,Struve P,et a1.Minimally invasive transiliac plate osteosynthesis for type C injuries of the pelvic ring:a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follow-up[J].J 0rthop Trauma,2007,21(9):595-602.
[5] 杜明奎,王秋根.锁定加压钢板固定骶骨不稳定骨折的应用及三维有限元分析[J].2008,23(10):793-795.
[6] Berber O, Amis AA, Day AC. Biomechanical testing of a conceptof posterior pelvic reconstruction in rotationally and vertically unstable fractures. J Bone Joint Surg Br, 2011, 93(2): 237-244., http://www.100md.com(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