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80例临床疗效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051-02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因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而得名,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1]。本病每年均有流行,我院采取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诊治汇报如下。
1.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0~12岁,平均3.5岁;其中0~1岁5例(占6.2%),2~4岁60例(占75%),5~8岁10例(占12.5%),8~12岁5例(占6.3%)病程3~7天,平均4.8天。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2]。
1.2流行病学史80例患儿中,确认有同班、同校及家庭周围邻居相同患儿密切接触史49例,一般性接触23例,周围有流行但无明确接触6例,周围无流行又无明确接触2例。有接触史者占90%。
1.3临床表现有发热76例,最高体温40℃以上者8例,39.1~40℃者35例,38.1~39℃者28例,37.4~38℃者5例,体温正常者4例。80例均有皮疹和/或口腔溃疡性疱疹:皮疹可为斑丘疹、丘疹、疱疹,疹间皮肤正常,丘疹、疱疹最为多见,疱疹周围有红晕,多与皮纹方向一致,疱疹壁厚、疱液混浊、不易破溃、结痂,可直接隐退,疱疹可融合。皮疹不痛、不痒、皮疹消退后不脱屑、不留色素沉着。皮疹多发生在手、足、肛周和臀部。皮疹1~2天出齐,3~5天消退。95%的患者出现口腔内病损,且多为溃疡,其次为疱疹,多分布舌尖、舌缘、舌面、舌底、硬腭、软腭等部位。口腔溃疡多有疼痛,影响进食,且愈合较皮疹消退为慢;身体各部位皮疹发生无明确先后顺序。大部份患儿有乏力、纳差、精神不振或哭闹不安。严重患儿有咳嗽、头痛、呕吐、腹泻。
1.4辅助检查血常规多无明显异常,少数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心肌酶轻度升高。脑电图、尿常规、胸片均正常。
1.5治疗一般治疗为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喝水。治疗以抗病毒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药物采用利巴韦林或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剂量均为10mg/(kg.d)。中药予以清热解毒、祛湿透邪为法,组方如下:金银花10g、连翘10g、板蓝根10g、黄苓10g、防风9g、生石膏20g、白茅根10g、蝉蜕5g、滑石10g、生甘草5g,每日一剂取汁100ml,3岁以内每日服60ml,3岁以上每日服100ml,分3次口服。高热予以退热处理,用药疗程为5d。同时采取局部治疗,预防皮肤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时联合抗生素治疗。
1.6结果经过5d治疗后,80例患儿均手足口腔部位皮疹消退,体温正常,饮食如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2.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柯萨奇病毒A16及肠病毒71所致,为小儿常见传染病[3]。肠道柯萨奇病毒A16引起的手足口病预后较好,而肠病毒71型则较凶险,易致严重的并发症,如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肌炎等;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疱疹液面感染。本病中医属于“温病、湿热”范畴,时行疫毒经口鼻而入,内犯肺脾,外发肌肤。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被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诊断依据为流行病学史,口腔粘膜疹、溃疡和四肢出现皮疹。患儿有口内疼痛、食欲不振、低热,也有不发热者。本组发现具有下列临床特点:(1).发病年龄以2-4岁为主,占75%。主要原因是该年龄段儿童抵抗力低、幼托儿童相互接触密切,园内空气流通较差,易发生交叉感染。(2)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与皮疹,发热多在皮疹之前。应注意与其它出疹性传染病鉴别。(3)手足口病属自限性疾病,缺乏特异、高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加强支持治疗,积极治疗并发症。(4)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本组80例患儿在常规抗病毒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清热祛湿的中药,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具有辟邪解毒之功,为疮家要药;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健脾化湿,利咽喉,抗炎,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黄芪可健脾利中,益卫固表,托毒生肌;防风可驱风解毒;生石膏清泻肺卫气分之热;白茅根助连翘清心火除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9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