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评价雷米普利(ramipril)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变异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正常对照组(健康查体者100例)、原发性高血压(100例)服雷米普利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和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值均显著异常,经雷米普利治疗后血压下降同时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 结论:雷米普利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关键词】雷米普利 高血压 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是评价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指标。交感神经活性增加是原发性高血压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心率变异性研究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及其药物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探讨雷米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正常对照组为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的100例健康查体者,男50例,女50例,平均年龄(54.2±6.5)岁。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证实,无心血管、肾脏疾病和糖尿病史,2周内未服用任何药物。原发性高血压组为同期100例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54.2±9.6)岁。其中I级患者19例,II级患者65例III级患者16例。诊断标准与分级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检查前1个月内未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入院后给予雷米普利晨服2.5mg每日一次,疗程4周,用药前后行24h动态心电图及24h动态血压检查。
1.2 方法
心率功率谱分析采用美国DMS Holter6.0系统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MV、MV及改Mavf导联,对24h窦性心律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时域为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标准差,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水平50ms的窦性心律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频域分析用快速Fourier转换法(FFT),心率功率谱密度单位ms/Hz。总功率<0.40Hz,极低频功率为0.003~0.04Hz,低频功率(LF)为0.04~0.15Hz高频功率(HF)为0.15~0.40Hz。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组用药前后SDNN、SDANN、总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和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值均显著异常(见附表)。各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雷米普利治疗后血压下降,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正常对照组及原发性高血压组间期年龄、性别、心率、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标准差,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窦性心律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极低频均无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之一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临床上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的药物能有效降低血压。有研究发现,低频功率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心率变异性降低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甚至在还没有发生高血压时就已经存在心率变异性的下降,故有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始动机制。正常人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的血压和RR间期均有明显变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血压明显增高,而RR间期变化不明显。说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中,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占重要地位。LF反映交感神经活性,HF反映迷走神经活性。本研究观察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结果显示LF显著增加,HF显著降低,LF/HF增大。总功率也高于正常人。SDNN和SDANN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说明高血压患者存在植物神经功能损害,与许多学者报道一致。因此治疗高血压应该考虑使用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还能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药物。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经过雷米普利治疗后,血压显著下降,,SDNN、SDANN和HF显著增加,总功率、LF和LF/HF显著减小,与血多学者报道一致。雷米普利可能通过抑制组织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刺激前列腺素生长,使交感活性降低,迷走活性增强,从而改善心率变异性。
参考文献
[1]孙瑞龙,吴宁,杨世豪等。心率变异性检测临床应用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4):252~255
[2]张谦,高美雯,刘志华等。健康人心率变异性分析。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11):1178~1179
[3]吾柏铭,迟东升,高岚等。100例健康成人心率变异性频域分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8;2(2):88~9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1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