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3年第2期
编号:12359880
综合护理在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负面情绪中的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3年第2期
     【摘要】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介入围手术期相关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方法。 方法 对118例脑血管介入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负面情绪变化。结果 干预后患者负面情绪发生率及程度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减低患者负面情绪的发生,使脑血管病介入诊疗顺利进行。

    【关键词】脑血管介入 围术期 综合护理

    脑血管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电视监视下,经血管途径借助导引器械(针、导管、导丝)递送特殊材料进入神经系统病变区,实施微创性诊断、治疗的一种技术。治疗对象主要为颅内、椎管内的血管性病变,包括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外动静脉瘘,椎管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以及部分头颈部肿瘤。治疗技术分为血管栓塞术、血管内药物灌注术和血管成形术[1]。 在进行介入治疗时患者会有很多心理问题产生,对这些心理异常反应需加以重视,并及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否则会导致病情反复及加重,增加介入手术的难度,甚至导致手术终止。所以,在脑血管患者进行诊疗过程中,适当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及时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并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我科自2011年3月-2012年12月对118例脑血管介入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18例,男71例,女47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59.7岁。其中脑血管造影118例,支架置入术32例,弹簧栓塞术9例,均有高血压病史,有糖尿病病史30例,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反复发作,短暂性TIA,严重者出现一侧肢体肌力减退,言语蹇涩,记忆力下降。

    1.2 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

    1.2.1 恐惧:患者由于对介入诊疗的过程了解不够,对相关知识了解不深,过多的担心实施手术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疼痛,担心并发症的产生,从而带来了重重顾虑,导致患者食欲不振,精神高度紧张,睡眠不好,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治疗。

    1.2.2 焦虑:由于介入诊疗的特殊性,患者治疗中所选用的材料全都是依靠进口,费用较为昂贵,为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另外,由于患者对手术的不了解,缺乏信心,在治疗前,情绪不稳定,甚至怀疑医生的治疗水平,导致自身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尿频等一系列焦虑情绪的体现;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长时间卧床不起,四肢不能活动,产生腰酸背痛等临床表现,更加促进了患者的焦虑情绪。

    1.2.3 抑郁:一部分脑血管患者,疾病缠身,身体活动不便,对药效产生了怀疑,甚至越发担心会产生突发性心脑梗死。所以,患者将疾病治愈完全寄托到手术治疗上,但治疗后的疗效往往并不能够使患者满意,使患者情绪极为低落,不利于患者的恢复[2]。

    1.3 综合护理干预

    1.3.1 增强患者认知 医护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认真讲解病症的治疗方法、原理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事项。为患者说明介入诊疗的优点,以动漫的方式为患者及家属讲述治疗过程,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达到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

    1.3.2 认真做好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术前1d,嘱患者沐浴更衣,进行双侧腹股沟备皮,为术后恢复期做身体准备,给予指导适应性训练,如:变换体位、床上排尿、排便、深吸气、屏气、咳嗽等。术前4 h禁食禁水,术前30min根据医嘱口服抗过敏药物和镇静剂,减少术中不良反应。

    1.3.3 手术配合教育 手术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应向患者介绍术中配合的方法,如何时屏气、治疗时不能咳嗽等。

    1.3.4 行为干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用特殊的方法使患者放松,尽可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例如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谈一些轻松的、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将患者注意力转移,可适当播放柔美音乐,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防止焦躁,紧张发生。

    1.3.5 情绪干预 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危害性,以真诚的态度与患者深入交谈,运用沟通技巧引导其说出内心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安慰鼓励患者,尽量消除其焦虑和恐惧感。说明不良情绪可影响机体的防御功能,提高心脏的应激反应,于治疗有害而无利,反之,乐观的情绪,主动的配合能提高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1.3.6 解除心理负担 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心理护理,告知介入相关费用,主动说明介入诊疗的目的和意义,耐心解释单次介入治疗费用虽高,但患者康复后治疗费用支出将比术前减少,使患者和家属认识介入诊疗的重要性,并取得配合。对尿失禁、血压升高、心率呼吸改变者,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术前有计划地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疗法,练习床上排便以减少术后尿潴留。并请介入治疗恢复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3]。

    1.3.7 适应治疗后变化的锻炼 因为治疗后穿刺侧肢体限制活动12小时,绝对卧床24小时以上,所以治疗前应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的锻炼,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加强心理护理,承认其不适感,表示理解,向其说明此体位的重要性及坐起后的严重后果,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必要时熟睡中可用约束带加以固定。

    2 体会

    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定位准确性、并发症低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介入诊疗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疾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患者的自理能力、手术给家庭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患者自身担心日后的生活改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导致患者心理变化,导致负面情绪产生。接受介入诊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异常心理,继而产生头昏、头痛、心率、呼吸加快、尿频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完成手术。介入诊疗患者的心理问题存在个体差异,并且与个人经历、对疾病的认识、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手术实施情况有关,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个体化的、有针对性的全程心理护理,使患者顺利接受诊疗,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4]。

    参考文献

    [1]郭婧颖;符晓艳;;脑血管介入术经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J];重庆医学;2009年11期.

    [2]李秋芳,路丽娜,薛淑好,杨霄鹏.脑血管病住院病人心理反应相关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01).

    [3]董来宾.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相关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对策. 临床医学[J]2012,(3).

    [4]李翠华.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相关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对策[J]河北医学,2007,(02)., 百拇医药(史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