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湿化瓶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氧气湿化瓶在供应室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的基本方法和清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对200份氧气湿化瓶和通气管芯的清洗和消毒情况。按照所采取的清洗消毒方式不同,将200份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份,采用病房分散清洗消毒管理的方式进行;观察组100份,采取供应室集中清洗和消毒管理的方式进行。对两组氧气湿化瓶在消毒后的1天、3天、5天、7天各进行1次随机取样抽查细菌培养,每次抽取25份。结果 对两组氧气湿化瓶进行1至7天地取样细菌培养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细菌检测合格率为100%,对照组为32.0%,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的方式处理氧气湿化瓶能够有效的提高清洗和消毒的效率,延长器具械的保存时间,提高无菌率,减少患者治疗期间吸氧导致的院内感染几率,应广泛推广。
【关键字】氧气湿化瓶;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分散清洗消毒;细菌检测
氧气湿化瓶是医院治疗中常用的一种医疗设备,由于清洗不彻底所导致的病菌携带而造成的院内感染是影响医院治疗的一种危险因素。通常临床采用病区分单位式的分散消毒,但是存在着清洗消毒不彻底、无菌保存时间短等问题[1]。近年来,我院采用氧气湿化瓶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的方式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对200份氧气湿化瓶和通气管芯的清洗和消毒情况,探究氧气湿化瓶在供应室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的基本方法和清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6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对200份氧气湿化瓶和通气管芯,使用的清洗材料主要为“消佳净”消毒液(含500mg/L有效氯)和高温煮沸消毒。
1.2 方法
①清洗:按照所采取的清洗消毒方式不同,将200份湿化瓶及通气管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份,采用病房分散清洗消毒管理的方式进行,由其所在的科室使用“消佳净”消毒液浸泡30分钟,使用无菌手套取出,再用冷开水进行均匀的清洗,放于干燥治疗盘中自然晾干;观察组100份,采取供应室集中清洗和消毒管理的方式进行。将需要清洗的氧气湿化瓶和通气管芯编号后由供应室统一收回,按流程管理要求进行清洗、物理消毒(高温)、干燥、包装、无菌存放。
②细菌检测:在消毒后的1天、3天、5天、7天、对两组氧气湿化瓶各进行1次随机取样抽查细菌培养,每次抽取25份。由感控科专职人员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进行采样和监测。使用经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棉拭子反复擦拭湿化瓶内壁,将检测人员手部接触的部分剪去后投入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10ml),振动80次后洗去其中1ml于灭菌平皿中,在37摄氏度的条件下观察48小时候的平皿菌落数。每件的细菌总数低于20cfu为合格。
1.3 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清洗后观察组的100份氧气湿化瓶标本86份无细菌生长,14份菌落数均<20cfu,未检出致病菌,监测的细菌合格率为100.0%;对照组中100份中有32份合格,监测的细菌合格率为32.0%,其中检出枯草杆菌8株、表皮葡萄球菌4株、铜绿假单细胞菌4株,总细菌数大于每件70cfu。两组之间的细菌检测合格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142,P<0.01)。清洗后两组氧气湿化瓶的细菌监测结果见表1。
3. 讨论
氧气湿化瓶是医院临床和资料中常用的诊疗用品,是经过管道间接解除患者的浅表鼻腔粘膜的医用器具,是经常容易携带细菌的感染源、湿化瓶的感染与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情况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而导致的院内感染不在少数。
通常清洗氧气湿化瓶是采用含氯消毒液浸泡行手工清洗,缺少冲洗液及干燥设备,不易晾干瓶壁的水分,干燥保存的效果较差,很容易导致细菌生长,于此同时也加大了对病区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近年来,我院参照卫生部制定的《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关于清洗消毒的时间、温度等要求,对氧气湿化瓶采用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的方式进行清洗、烘干、灭菌、包装等处理[2],取得良好的清洗和消毒效果。本组研究中观察组中经供应室集中清洗的100份氧气湿化瓶清洗后细菌检测的合格率为100.0%,对照组为32.0%,两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采用供应室集中清理的效果。此外,供应室集中清洗和消毒的方式能够延长氧气湿化瓶的无菌保存时间,提高其无菌保存率,不但能够减少患者因清洗效果不佳导致的院内感染几率,有效的控制院内感染,又能够使医院进行人员的合理分配,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杜宏,杜萍,李英,王晓宁,孙淑凤. 一次性氧气湿化瓶与重复使用湿化瓶应用的对比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10(28):193-194.
[2]王露霞,汤蓓,石凌波,徐德兴,赖续文. 重症监护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呼吸道感染关系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53(04):248-249., 百拇医药(韦照央)
【关键字】氧气湿化瓶;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分散清洗消毒;细菌检测
氧气湿化瓶是医院治疗中常用的一种医疗设备,由于清洗不彻底所导致的病菌携带而造成的院内感染是影响医院治疗的一种危险因素。通常临床采用病区分单位式的分散消毒,但是存在着清洗消毒不彻底、无菌保存时间短等问题[1]。近年来,我院采用氧气湿化瓶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的方式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对200份氧气湿化瓶和通气管芯的清洗和消毒情况,探究氧气湿化瓶在供应室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的基本方法和清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6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对200份氧气湿化瓶和通气管芯,使用的清洗材料主要为“消佳净”消毒液(含500mg/L有效氯)和高温煮沸消毒。
1.2 方法
①清洗:按照所采取的清洗消毒方式不同,将200份湿化瓶及通气管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份,采用病房分散清洗消毒管理的方式进行,由其所在的科室使用“消佳净”消毒液浸泡30分钟,使用无菌手套取出,再用冷开水进行均匀的清洗,放于干燥治疗盘中自然晾干;观察组100份,采取供应室集中清洗和消毒管理的方式进行。将需要清洗的氧气湿化瓶和通气管芯编号后由供应室统一收回,按流程管理要求进行清洗、物理消毒(高温)、干燥、包装、无菌存放。
②细菌检测:在消毒后的1天、3天、5天、7天、对两组氧气湿化瓶各进行1次随机取样抽查细菌培养,每次抽取25份。由感控科专职人员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进行采样和监测。使用经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棉拭子反复擦拭湿化瓶内壁,将检测人员手部接触的部分剪去后投入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10ml),振动80次后洗去其中1ml于灭菌平皿中,在37摄氏度的条件下观察48小时候的平皿菌落数。每件的细菌总数低于20cfu为合格。
1.3 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清洗后观察组的100份氧气湿化瓶标本86份无细菌生长,14份菌落数均<20cfu,未检出致病菌,监测的细菌合格率为100.0%;对照组中100份中有32份合格,监测的细菌合格率为32.0%,其中检出枯草杆菌8株、表皮葡萄球菌4株、铜绿假单细胞菌4株,总细菌数大于每件70cfu。两组之间的细菌检测合格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142,P<0.01)。清洗后两组氧气湿化瓶的细菌监测结果见表1。
3. 讨论
氧气湿化瓶是医院临床和资料中常用的诊疗用品,是经过管道间接解除患者的浅表鼻腔粘膜的医用器具,是经常容易携带细菌的感染源、湿化瓶的感染与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情况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而导致的院内感染不在少数。
通常清洗氧气湿化瓶是采用含氯消毒液浸泡行手工清洗,缺少冲洗液及干燥设备,不易晾干瓶壁的水分,干燥保存的效果较差,很容易导致细菌生长,于此同时也加大了对病区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近年来,我院参照卫生部制定的《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关于清洗消毒的时间、温度等要求,对氧气湿化瓶采用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的方式进行清洗、烘干、灭菌、包装等处理[2],取得良好的清洗和消毒效果。本组研究中观察组中经供应室集中清洗的100份氧气湿化瓶清洗后细菌检测的合格率为100.0%,对照组为32.0%,两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采用供应室集中清理的效果。此外,供应室集中清洗和消毒的方式能够延长氧气湿化瓶的无菌保存时间,提高其无菌保存率,不但能够减少患者因清洗效果不佳导致的院内感染几率,有效的控制院内感染,又能够使医院进行人员的合理分配,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杜宏,杜萍,李英,王晓宁,孙淑凤. 一次性氧气湿化瓶与重复使用湿化瓶应用的对比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10(28):193-194.
[2]王露霞,汤蓓,石凌波,徐德兴,赖续文. 重症监护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呼吸道感染关系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53(04):248-249., 百拇医药(韦照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