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3年第2期
编号:12359620
30例茎突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3年第2期
     【摘要】目的:探讨茎突综合征特点及临床诊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我科30例茎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治结果。结果:全部病例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挺高对茎突综合征的认识,避免误诊及漏诊。

    【关键词】茎突综合征;茎突过长;手术

    茎突综合征又称茎突过长症,一般长度为2-3cm[1],过长或其方位变异以及其附着的韧带骨化而导致咽部不适异物感、舌根疼痛、颌下痛等症状。因其症状不典型,常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相混淆,极易误诊、漏诊。我科近两年共收治茎突综合征患者3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35-65岁,单侧18例,双侧12例。全部患者均经茎突X线片或CT三维重建检查确诊为茎突过长综合征,并排除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咽异感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征及颌下痛等疾病。

    1.2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选择口内入路,先切除患侧扁桃体,然后探查扁桃体窝,确定茎突位置,纵行切开咽上缩肌并分离,暴露茎突末端,切断茎突舌骨韧带,充分暴露茎突,用咬骨钳将其截断,缝合切口黏膜,术后一周拆线。

    1.3 疗效评价 治愈:术后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显效:术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仅有轻微咽干不适或自觉症状虽存在,但明显减轻;无效:术后自觉症状无改善或较术前更加重。

    2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手术切除后原有的咽部不适异物感、舌根疼痛、颌下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后好转,无手术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到1年无复发。

    3 讨论

    茎突是颞骨的一部分,位于岩部底面与乳突相接处,呈细长圆柱状,其根部为茎突鞘包绕,中部及侧面为茎突舌骨肌附着,末端前面为茎突舌肌附着。茎突远端伸向内前下方,位于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壁之间。茎突附近还有舌咽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等结构。一般正常茎突的平均长度为 2.5 cm,X 线片测得茎突的正常长度为 2.0-3.0 cm[1]。茎突可能由于发育过程中异常骨化和茎突舌骨韧带部分骨化导致。 若过长茎突远端伸向内前下方,或伸向扁桃体窝及其附近者,可引起咽部异物感。如压迫神经末梢,可出现咽部疼痛,若压迫或擦碰颈部动脉,影响血液循环,则可引起耳痛、相应区域疼痛及耳鸣[2]。 若茎突过长但位置深在,不压迫血管和神经,则不引起症状。由此可见,茎突的长度与临床症状并不一致。 相当多的茎突过长患者 X 线诊断明确而无茎突症状。相反,茎突的长度在正常范围,而形态、角度异常,也可引起上述刺激症状。茎突综合征是一种发育异常的疾病,可以单侧或双侧发病,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痛、头颈部疼痛、耳鸣、言语障碍等,常被误诊为慢性咽炎、咽部异物感、舌咽神经痛、神经官能症等,因此,应详细检查咽喉,以除外其他器质性疾患,应进行X线正侧位片和三维CT扫描确诊。

    茎突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分经口咽进路和颈外部进路,其中口咽进路的优点是颈部不留瘢痕,缺点是分离、暴露茎突有一定难度,不易接近茎突根部,易损伤颈总动脉,茎突截短过多时,易损伤面神经,术后并发吞咽困难、感染等。颈外部进路的优点是茎突及其周围血管神经暴露充分,茎突太长或太短时,较适合应用该手术入路,缺点是颈部遗留瘢痕;术中易损伤面神经的下颌缘支、副神经及耳大神经,部分病人可能出现腮腺漏。镡旭民等[3]研究发现,口咽进路和颈外部进路茎突截短术的症状消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之,选择哪种手术进路,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梁克义.茎突综合征[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7, 5(4): 227-229.

    [2]陈传俊.茎突舌骨韧带增长钙化[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1997, 5: 279.

    [3]镡旭民,杨桦,邓安春.茎突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 2004, 6(7): 953-954., http://www.100md.com(王景丽 王国凤 王芳 魏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