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6863
对我院近2年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凯维坤
第1页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28-01

    【摘要】目的 对我院近2年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出院情况进行护理分析,探讨确切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转诊率。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儿科病历,根据患儿的年龄结构、出院情况、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患儿通过与医生配合和根据患儿解剖特点和疾病特征进行对症护理临床治愈 55例 ,占83.33%。 转诊11例占16.67% 。其中2小时转诊1例,1天转诊5例,2天转诊1例,3天转诊1例,6天转诊1例,8天转诊1例,9天转诊1例。其中一例是早产低体重儿。结论 要减少转诊率需要进一步提高疾病护理知识和技能,在护理过程中要熟悉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正确有效的护理实践不仅可以缩短病程,而且还能提高患儿的临床治愈率,减少转诊率。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 年龄分布 出院情况 护理分析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性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一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较多或天气骤变时多见。多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尤以2~6个月婴幼儿多见,是儿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儿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故对我院近2年小儿支气管肺炎进行护理分析,以了解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情况降低转诊率十分必要。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出院情况作如下护理分析。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查阅病历资料。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临床儿科住院病历,资料真实可靠。儿科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66人次,其中66例病例中:年龄最大为13岁,最小为51天。男39例占59.09%,女27例占40.91%,男女之比是1:0.69 。其中年龄在6个月以下的28例分布率为42.42%,6个月~1岁17例分布率为25.76%,1~2岁6例分布率为9.09%,3~7岁14例、分布率21.21%,13岁1例,分布率为1.52%。临床治愈55例,临床治愈率83.33%。转诊11例转诊率为16.67%。

    1.2 方法:

    通过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66份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历资料,应用慨率论和表格形势进行分析。

    2 结果

    通过表〈1〉和表〈2〉得出:2011年小儿支气管肺炎出院患儿32例,临床治愈25例、临床治愈率为78.13%,转诊7例,转诊率21.88%。2小时转诊1例。1天转诊2例,3天转诊1例,8天转诊1例,9天转诊1例。2012年出院34例临床治愈30例,临床治愈率88.24%,转诊4例转诊率11.76%。其中1天转诊3例、6天转诊1例。

    3 转诊因素

    3.1 2小时转诊1例原因是小儿属于早产低体重儿,入院时诊断为重症肺炎,病情危重,拟予头噻、青霉素、抗感染,肺力咳、沐舒坦止咳化痰,醒脾健脾对症治疗,但在上氧和穿刺时患儿面部及全身均发绀,哭吵,烦操,无法继续完成治疗计划,且患儿系早产低体重儿,我院系基层医院,基层设施及抢救设施条件有限,为使患儿能得到进一步治疗建议家长由120车转诊省级医院。

    3.2 1天转诊5例:其中1例因静脉穿刺困难转诊,1例为了完善检查无法采血转诊,1例因按上述治疗1天后无明显好转转诊,1例因合并胸腔积液,因我院无法做胸腔积液培养及药敏实验等相关明确病因检查而转诊。1例患儿病情危重,按上述治疗效果不明显,结合患儿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结果,患儿不能排出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高钙尿症及胡桃夹现象而转诊。

    3.3 2~3天转诊经过上述治疗好转不明显。加之区位特殊我院离省级医院比较近,30分钟之内可以到达,经济条件好的就容易转诊。

    3.4 8天转诊因为患儿合并症太复杂,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肾结石、重度营养不良、佝偻病,因此转诊。

    3.5 9天转诊原因患儿经过上述治疗后患儿仍然有发热情况,因为本院不作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所以建议家长到省级医院作相关检查和治疗。

    4 护理分析

    4.1 第一个方面是因为静脉穿刺不顺利转诊。儿科治疗第一部是建立静脉通路,输液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无论是在常规治疗还是在急救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再加上患儿容易动,易苦恼,不懂事理,缺乏表达能力,大大增加了小儿静脉输液的难度[2]。

    血管选择时宜选择直而易于固定部位的血管,刘金荣等[3]认为,2岁以内小儿首选额静脉,次选颞静脉、耳后静脉、枕静脉。因为额部血管浅、较粗易见,有利于静脉穿刺固定。穿刺时宜多用“指压法”,少用“拍打法”,以免增加患儿的恐惧心理[5]。穿刺时将滴速调节器下滑到接头处,因为调节器离静脉近回血率高。轻压小静脉前断,暂时阻断静脉血流,让穿刺静脉充盈显凸。进针有落空感同时见回血固定。有些患儿静脉不明显,不容易看见。我们可以采取用右手食指轻压静脉前端见一凸起的蚯蚓线状,如果是晚上在床边进行穿刺时我们可以请家属用电筒帮照射在静脉的左侧或者右侧,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如果光线直接照射反而看不出静脉蚯蚓状,根据本人在基层工作经验,此时只要稍微移开便可以见一若隐若现的蚯蚓线状时穿刺容易成功。

    4.2 第二个方面是因为无法采血转诊;因为小儿年龄小无法配合,以及疾病的影响不能正常进食,体液缺失严重,静脉血管弹性差,血管不充盈,等原因使小儿采血难度增大。一般小儿采血选择颈外静脉。采血时嘱家属紧贴身旁固定患儿双臂及下肢,头下垂至床沿,头偏向一侧,在请一位同事帮忙固定患儿头部,勿使头左右摆动。正确的进针角度穿刺点不宜过低,即在静脉的上中1/3交界处以15~30度进针[6],以免损伤静脉瓣,造成空气栓塞。进针成功后用左手固定针柄,针柄不能紧贴皮肤,以免针尖斜面紧贴皮肤不利采血。采血后嘱家属正确按压采血部位:以拇指按压采穿刺点棉球,按压范围不宜过大,不可用力过猛或者用力过小,按压5~10分钟[7].

    4.3 第三个方面的原因是支气管肺炎患儿合并胸腔积液,需要作胸腔积液培养,有部分患儿需要作药物敏感试验等,按正常化验步骤和时间不能及时和立即提起化验结果。加之医疗纠纷管理条例细化,医护人员受电视媒体影响,迫于社会压力怕承担责任都尊重家属意见让患儿转诊。另外省级医院的设备的确要比县级医院先进。

    5 结论

    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哕音为各型肺炎的共同表现,-年四季均可发生。医护人员应做好肺炎有关知识宣教。指导家长掌握呼吸道感染的一般处理方法和常用药的名称、剂量、用法及副作用。指导家长加强患儿的营养,增强体质,多进行户外活动,及时接种各种疫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应积极治疗,增强抵抗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要提高和加强小儿静脉穿刺成功技能。特别是急诊抢救的患儿我们只要有1%的穿刺机率都不应该放弃抢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