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第1页 |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263-01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护理方法以及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科3年来收治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护理组在急救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积极护理措施,对照组在急救措施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出院后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积极的护理措施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后,能够提高抢救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院外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在神经外科中为常见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会直接影响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预后生存状态[1]。所以,从2009年起,我科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措施,收到满意临床效果。先将3年来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经门诊及急诊转入病房重症颅脑患者共48例,均为昏迷状态。其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13—65岁;车祸致伤31例,砸伤8例,外来冲击4例,其他致伤5例;经检查,开放性脑损伤32例,闭合性脑损伤16例;48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护理组在急救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积极护理措施,对照组在急救措施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1.2 护理组
1.2.1 急救护理 将患者头歪向一侧,清理呼吸道,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深昏迷患者需放入口咽通气管,以免舌根后坠阻碍呼吸。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使用留置针[2],采集患者血样进行备血,协助家属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协助医师进行急救措施。
1.2.2 术后护理 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进行常规消毒措施。②加强基础护理,保持患者平卧位。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并记录,如发现异常状况,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③对患者伤口部位,要定时更换药物以及敷料,以免伤口感染。④术后应妥善固定导尿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扭曲、成角,每四小时解开尿袋一次放尿,每日用0.05%碘伏会阴消毒2次,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必要时每日行膀胱冲洗2次,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与脑室相通的引流管与引流袋,可将引流袋悬挂于高于床头高度15~20 cm处,以维持正常颅内压。要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详细记录[3]。⑤对卧床患者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勤为卧床患者翻身,嘱患者家属保持患者身体受压部位清洁,勤更换衣物,为患者按摩受压部位,以免形成压疮。⑥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常有排尿功能紊乱等表现,可留置导尿管,严格按无菌操作做好导尿管的护理,白天每4小时放尿1次,夜间每6小时放尿1次,并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来训练患者定时排尿功能,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4]。
1.2.3 饮食调护 清醒患者在术后给与“三高易消”食物,即高热量、高纤维化、高蛋白、易消化食物。昏迷患者给与鼻饲流质饮食,在鼻饲时,注意鼻饲食物的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38℃~40℃,速度不宜过快;在每次喂食前抽出少许胃液,若有咖啡色样液,暂停鼻饲,如无异常,可以进行鼻饲。
1.3 对照组 常规护理措施。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组并发症出现率为29.2%,对照组并发症出现率为62.5%(见表1);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护理组中,预后残废10人,14人预后良好,出院进行院外康复;对照组中,植物生存1人,残废13人,10人预后良好,出院进行院外康复(见表2)。
3 讨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给予患者精心、综合、全面的护理措施,在实施治疗护理方案时细心、静心、耐心、周到、全面、准确,使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得以全面的实施,尽可能的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亡率,减少患者可能的预后残疾,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运动等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的能力,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5]。
总之,积极的护理措施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后,能够提高抢救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院外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罗旭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25):558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8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