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效果观察及护理配合
【摘 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和护理情况。方法:对我院1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在分析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均对其实施介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护理配合情况。结果:在此次研究中,采用股静脉穿刺溶栓术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148例患者不良症状明显改善,患处疼痛感完全消失,且下肢没有紫黑和水肿等情况发生,此外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产生,7天结束后患者可自由行动。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采用介入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缓解其疼痛,减轻其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效果观察;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1
引言:
下肢常见疾病便是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该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当前截住栓子是其常见治疗方法,可使患者下肢静脉处于通畅状态,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新呈现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减轻其疼痛,缓解其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减轻其痛苦,我院对1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1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男女患者分别为:89例、59例,所占比重分别为60.13%、39.86%、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82岁、63岁,平均为(74.45±6.21)岁,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分别为:70例、64例,其余14例患者下肢伴有疼痛感,纳入标准:经诊断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顺从性较高患者;患者从发病开始到实施介入治疗时的时间超过30天;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和感染性疾病患者;配合度较低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患者进行下肢静脉顺从造影和超声检查后可对其实施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下腔静脉滤器可在患者影像学检查之后,这样操作可减少其它不良反应的产生,比如肺动脉栓塞等。在此次研究,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静脉入路,将下肢静脉滤器放在患者双肾静脉开口下处,手术结束后采用介入逆流溶栓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为患者留置导管的时间最多为5天,最少为3天,采用顺流溶栓法在其足背部或小腿部实施浅静脉穿刺,治疗时间最多为10天,最少为3天,之后对患者实施抗凝治疗,所用药物为华法林等,介入治疗前和进行时的整个过程为患者注入低分子肝素钠,采用皮下注射方式进行,另外给药时需做好止血加压操作[1]。
1.2.1 护理配合 第一,术前护理。多数患者在手术之前会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在分析这些情绪产生的基础上为其讲解有关治疗和疾病有关的情况,告知其介入治疗对身體康复的意义,对患者加以疏导,提高其顺从性,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治疗,另外在治疗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做好各项检查,了解患者以往病史等相关情况,协助患者在床上排便、排尿,使患者了解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最佳状态实施治疗[2]。第二,术中护理。为了防止患者掉床,应妥善固定患者,使患者处于平卧状态,将上肢平放床边,用支架拖住患者手臂进行输液,使其了解制动的意义,同时根据手术操作过程合理转变体位,合理摆放急救等相关药物,便于医生取拿,在手术过程中若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第三,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应时常查看患者脉搏、血压等指标,了解其凝血功能情况,如果患者有恶心、呕吐等情况则表明其有出血倾向,此时应告知医生并使其得到合理解决。时常观察穿刺部位,了解其是否有渗血、出血情况,若存在,则马上更换敷料。另外术后患者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多摄入高蛋白、热量等方面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比如香蕉、菠菜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指导患者及早下床走动,同时应注意休息,做好保暖工作,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出院后应及时来医院复查。若患者回家后出现不良症状,应及时和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对其进行有效处理[3]。
2 结果
在此次研究中,采用股静脉穿刺溶栓术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148例患者不良症状明显改善,患处疼痛感完全消失,且下肢没有紫黑和水肿等情况发生,此外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产生,7天结束后患者可自由行动。
3 讨论
下肢常见疾病是深静脉血栓,导致该病产生的原因较多,主要由于患者术后长时间在床上,血液流通不畅,对腹部进行手术,血压处于高凝状态等,该血栓主要发生于小腿静脉,常见不良反应是小腿肿胀、感染和溃烂,严重时会形成肺栓塞。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介入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伴随介入手术的进步和发展,对其护理要求也相应增高,同时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还可以缓解患者疼痛。在此次研究中,我院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术前、术中和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为其讲解与治疗和疾病有关的知识,提高了顺从性,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且可以减少疾病复发的概率[4]。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采用股静脉穿刺溶栓术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148例患者不良症状明显改善,患处疼痛感完全消失,且下肢没有紫黑和水肿等情况发生,此外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产生,7天结束后患者可自由行动。
总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采用介入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缓解其疼痛,减轻其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石国一,贺辰龙,SHIGuoyi,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介入治疗[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4):137-138.
于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手术治疗的舒适护理方式研究[J].心理医生,2016,22(23):170-171.
杨小军.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1):3181-3183.
张瑞广.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9(3):203-206., 百拇医药(董慧)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效果观察;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1
引言:
下肢常见疾病便是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该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当前截住栓子是其常见治疗方法,可使患者下肢静脉处于通畅状态,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新呈现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减轻其疼痛,缓解其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减轻其痛苦,我院对1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1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男女患者分别为:89例、59例,所占比重分别为60.13%、39.86%、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82岁、63岁,平均为(74.45±6.21)岁,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分别为:70例、64例,其余14例患者下肢伴有疼痛感,纳入标准:经诊断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顺从性较高患者;患者从发病开始到实施介入治疗时的时间超过30天;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和感染性疾病患者;配合度较低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患者进行下肢静脉顺从造影和超声检查后可对其实施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下腔静脉滤器可在患者影像学检查之后,这样操作可减少其它不良反应的产生,比如肺动脉栓塞等。在此次研究,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静脉入路,将下肢静脉滤器放在患者双肾静脉开口下处,手术结束后采用介入逆流溶栓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为患者留置导管的时间最多为5天,最少为3天,采用顺流溶栓法在其足背部或小腿部实施浅静脉穿刺,治疗时间最多为10天,最少为3天,之后对患者实施抗凝治疗,所用药物为华法林等,介入治疗前和进行时的整个过程为患者注入低分子肝素钠,采用皮下注射方式进行,另外给药时需做好止血加压操作[1]。
1.2.1 护理配合 第一,术前护理。多数患者在手术之前会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在分析这些情绪产生的基础上为其讲解有关治疗和疾病有关的情况,告知其介入治疗对身體康复的意义,对患者加以疏导,提高其顺从性,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治疗,另外在治疗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做好各项检查,了解患者以往病史等相关情况,协助患者在床上排便、排尿,使患者了解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最佳状态实施治疗[2]。第二,术中护理。为了防止患者掉床,应妥善固定患者,使患者处于平卧状态,将上肢平放床边,用支架拖住患者手臂进行输液,使其了解制动的意义,同时根据手术操作过程合理转变体位,合理摆放急救等相关药物,便于医生取拿,在手术过程中若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第三,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应时常查看患者脉搏、血压等指标,了解其凝血功能情况,如果患者有恶心、呕吐等情况则表明其有出血倾向,此时应告知医生并使其得到合理解决。时常观察穿刺部位,了解其是否有渗血、出血情况,若存在,则马上更换敷料。另外术后患者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多摄入高蛋白、热量等方面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比如香蕉、菠菜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指导患者及早下床走动,同时应注意休息,做好保暖工作,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出院后应及时来医院复查。若患者回家后出现不良症状,应及时和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对其进行有效处理[3]。
2 结果
在此次研究中,采用股静脉穿刺溶栓术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148例患者不良症状明显改善,患处疼痛感完全消失,且下肢没有紫黑和水肿等情况发生,此外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产生,7天结束后患者可自由行动。
3 讨论
下肢常见疾病是深静脉血栓,导致该病产生的原因较多,主要由于患者术后长时间在床上,血液流通不畅,对腹部进行手术,血压处于高凝状态等,该血栓主要发生于小腿静脉,常见不良反应是小腿肿胀、感染和溃烂,严重时会形成肺栓塞。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介入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伴随介入手术的进步和发展,对其护理要求也相应增高,同时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还可以缓解患者疼痛。在此次研究中,我院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术前、术中和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为其讲解与治疗和疾病有关的知识,提高了顺从性,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且可以减少疾病复发的概率[4]。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采用股静脉穿刺溶栓术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148例患者不良症状明显改善,患处疼痛感完全消失,且下肢没有紫黑和水肿等情况发生,此外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产生,7天结束后患者可自由行动。
总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采用介入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缓解其疼痛,减轻其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石国一,贺辰龙,SHIGuoyi,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介入治疗[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4):137-138.
于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手术治疗的舒适护理方式研究[J].心理医生,2016,22(23):170-171.
杨小军.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1):3181-3183.
张瑞广.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9(3):203-206., 百拇医药(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