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效果研究
【摘 要】:目的:本文作者主要就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宫外孕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80例宫外孕患者实施分析。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每天仅口服米非司酮,实验组在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的基础上,隔日肌注甲氨蝶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学上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宫外孕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2
引言:宫外孕也称之为异位妊娠,主要是指女性在妊娠的过程中,受精卵在正常着床以外的位置着床。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针对宫外孕,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或者保守治疗两种方式来实施治疗,本次研究作者以我院在2016-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80例宫外孕患者作者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近年来,随着宫外孕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治疗宫外孕保留患者生育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保守治疗的治愈率,我院展开相关研究,具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性选择2016-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80例宫外孕患者实施分析,且保证所有的患者均确诊为宫外孕患者,且患者符合保守治疗的特征。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均为40例,患者的年龄跨度为19~34岁,平均年龄(23.45±5.85)岁,患者的停经时间为22~54d。对患者实施B超检查,包块直径约为3.40~4.95cm,平均(4.05±0.76)cm;实验组患者为40例,患者的年龄跨度为19~3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22.74±5.23)岁,患者的停经时间25~58d,平均(36.34±7.21)d,对患者实施B超检查,包块直径为3.25~4.96cm。且保证两组患者在患者的年龄、停经时间以及患者的包块直径等相关参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米非司酮,且3天为一个疗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米司非酮联合甲氨蝶呤。
1.3 疗效判定
如果患者的包块大小缩小到一半或者一半以上,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且患者的血绒毛膜促性激素<100μ/L判定为患者治愈;如患者的包块大小没有显著变化,患者的血绒促进腺激素没有下降趋势,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则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来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t参数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愈率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的治愈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2.5%,通过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愈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实验组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患者为3例,肝功能异常患者2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消化道不良的患者4例,肝功能异常的患者3例,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的地方,宫外孕作为妇科中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我国近些年来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宫外孕的发现和治疗已经成为可能,针对宫外孕通常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来实施治疗,根据相关的研究证明,通过药物治疗,患者再次妊娠的几率较大,因此对于宫外孕患者来说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米非司酮作为一种新的孕酮拮抗剂,由于在机体内部和孕酮竞争受体,通过拮抗作用使得黄体出现萎缩,进而对胚胎的生长产生抑制,促进机体排出死胎。同时甲氨蝶呤是一种对叶细胞十分敏感的药物,通过和细胞结合促进二氢叶酸转换,对细胞的生成和合成产生影响,导致胚胎死亡。基于此,我院为了有效提高治疗效率,通过探讨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效果,并展开临床试验,通过实验证明,两种药物在连用的过程中不良反应和单一用药没有显著的差异。且二者连用能够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使得患者的血绒毛膜激素下降,使得患者的叶细胞失去活性,进而对胚胎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且同时药物治疗能够有效保证输卵管的功能以及完整性,避免出现出血的情况,且此方式安全易于操作,值得在臨床学上大范围推广。
结论:综上所述,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宫外孕实施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此方式安全易于操作,值得在临床学上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尔晓璐, 杜洁.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研究[J]. 河北医学, 2014, 20(2):313-315.
郭兆美.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研究[J]. 人人健康, 2018(2).
唐湘萍.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9):4373-4374., 百拇医药(杨华)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宫外孕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2
引言:宫外孕也称之为异位妊娠,主要是指女性在妊娠的过程中,受精卵在正常着床以外的位置着床。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针对宫外孕,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或者保守治疗两种方式来实施治疗,本次研究作者以我院在2016-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80例宫外孕患者作者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近年来,随着宫外孕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治疗宫外孕保留患者生育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保守治疗的治愈率,我院展开相关研究,具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性选择2016-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80例宫外孕患者实施分析,且保证所有的患者均确诊为宫外孕患者,且患者符合保守治疗的特征。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均为40例,患者的年龄跨度为19~34岁,平均年龄(23.45±5.85)岁,患者的停经时间为22~54d。对患者实施B超检查,包块直径约为3.40~4.95cm,平均(4.05±0.76)cm;实验组患者为40例,患者的年龄跨度为19~3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22.74±5.23)岁,患者的停经时间25~58d,平均(36.34±7.21)d,对患者实施B超检查,包块直径为3.25~4.96cm。且保证两组患者在患者的年龄、停经时间以及患者的包块直径等相关参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米非司酮,且3天为一个疗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米司非酮联合甲氨蝶呤。
1.3 疗效判定
如果患者的包块大小缩小到一半或者一半以上,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且患者的血绒毛膜促性激素<100μ/L判定为患者治愈;如患者的包块大小没有显著变化,患者的血绒促进腺激素没有下降趋势,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则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来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t参数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愈率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的治愈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2.5%,通过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愈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实验组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患者为3例,肝功能异常患者2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消化道不良的患者4例,肝功能异常的患者3例,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的地方,宫外孕作为妇科中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我国近些年来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宫外孕的发现和治疗已经成为可能,针对宫外孕通常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来实施治疗,根据相关的研究证明,通过药物治疗,患者再次妊娠的几率较大,因此对于宫外孕患者来说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米非司酮作为一种新的孕酮拮抗剂,由于在机体内部和孕酮竞争受体,通过拮抗作用使得黄体出现萎缩,进而对胚胎的生长产生抑制,促进机体排出死胎。同时甲氨蝶呤是一种对叶细胞十分敏感的药物,通过和细胞结合促进二氢叶酸转换,对细胞的生成和合成产生影响,导致胚胎死亡。基于此,我院为了有效提高治疗效率,通过探讨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效果,并展开临床试验,通过实验证明,两种药物在连用的过程中不良反应和单一用药没有显著的差异。且二者连用能够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使得患者的血绒毛膜激素下降,使得患者的叶细胞失去活性,进而对胚胎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且同时药物治疗能够有效保证输卵管的功能以及完整性,避免出现出血的情况,且此方式安全易于操作,值得在臨床学上大范围推广。
结论:综上所述,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宫外孕实施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此方式安全易于操作,值得在临床学上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尔晓璐, 杜洁.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研究[J]. 河北医学, 2014, 20(2):313-315.
郭兆美.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研究[J]. 人人健康, 2018(2).
唐湘萍.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9):4373-4374., 百拇医药(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