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胆囊结石患者的影响分析
【摘 要】: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胆囊结石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中选择本院2018年7月到2019年3月的94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了常规麻醉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法,对比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为4.23±0.98min,对照组术后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为7.98±1.28min,因此,观察组效果明显(P<0.05)。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38%)明显低于对照组(31.91%),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患者手术中,通过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法的使用,可以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而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因此,该种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 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胆囊结石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3--01
胆囊结石患者治疗中,通常需要采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的方法,通过该种手术方法的运用,可以实现创伤少、操作时间短以及并发率较低的目的,但是,手术中通常需要进行气管插管以及全身麻醉,也就是说整个过程中的麻醉方法选择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其中的瑞芬太尼属于μ受体激动剂,可以起到快速麻醉的作用,而且该种麻醉剂的消除时间较快。丙泊酚麻醉经常被运用在短小的麻醉之中,存在着起效快以及半衰期短的优势。研究中,通过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法的分析,对其在胆囊结石患者手术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选择本院2018年7月到2019年3月的94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47例。纳入标准:患者符合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患者伴随恶心、呕吐以及胆囊区疼痛;所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近期服用过镇痛药物的患者;合并其它严重脏器性疾病的患者。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30-67岁之间,平均年龄(45.28±1.69)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9-64岁之间,平均年龄(46.27±1.0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了常规麻醉的方法,在麻醉之前的30min使用阿托品(0.5mg)+0.1g的苯巴比妥钠进行肌肉注射。麻醉诱导,选择了2ug/kg的芬太尼以及2mg/kg的丙泊酚进行缓慢注射。麻醉维持,使用0.05ug/(kg·min)的芬太尼以及0.2mg/(kg·min)的丙泊酚麻醉剂进行麻醉[1]。
观察组采用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法,手术之前30min使用阿托品(0.5mg)+0.1g的苯巴比妥钠进行肌肉注射。麻醉诱导时给予患者 1-2ug/kg的瑞芬太尼以及1-2mg/kg的丙泊酚进行缓慢推注,而且,整个手术的过程中也应用该麻醉方法维持麻醉,麻醉剂使用了0.1ug/(kg·min)瑞芬太尼以及0.2mg/(kg·min)的丙泊酚持续泵注,麻醉中间断性的给予患者0.05mg/kg 的维库溴铵静脉注射[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对比
如表一所示。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如表二。
3 结论
胆囊结石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通常需要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手术形式,在整个手术中,麻醉剂的选择与患者的恢复状况有着紧密关联。通过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使用,可以达到起效快以及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提高胆囊结石手术的整体效率。而且,在两种麻醉剂联合使用中,可以减少麻醉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伤害,整个麻醉过程相对平稳。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使用中,可以消除患者术后疼痛感,主要是由于瑞芬太尼通过与血液以及组织的融合,会出现水解失效的问题,通过丙泊酚的联合运用,可以将麻醉剂逐渐扩张到周围的血管之中,减小血管阻力,有效避免血压增高现象的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3]。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为4.23±0.98min,对照组术后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為7.98±1.28min,因此,观察组效果明显(P<0.05)。
总而言之,胆囊结石患者患者手术麻醉中,通过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法的使用,可以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该种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胡秀琴, 李宝金, 徐敏.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v.16(21):17-18.
孔连梅.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 27(04):313-314.
孙功耀. 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 17(5):73-74., 百拇医药(洪波)
【关键词】: 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胆囊结石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3--01
胆囊结石患者治疗中,通常需要采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的方法,通过该种手术方法的运用,可以实现创伤少、操作时间短以及并发率较低的目的,但是,手术中通常需要进行气管插管以及全身麻醉,也就是说整个过程中的麻醉方法选择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其中的瑞芬太尼属于μ受体激动剂,可以起到快速麻醉的作用,而且该种麻醉剂的消除时间较快。丙泊酚麻醉经常被运用在短小的麻醉之中,存在着起效快以及半衰期短的优势。研究中,通过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法的分析,对其在胆囊结石患者手术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选择本院2018年7月到2019年3月的94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47例。纳入标准:患者符合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患者伴随恶心、呕吐以及胆囊区疼痛;所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近期服用过镇痛药物的患者;合并其它严重脏器性疾病的患者。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30-67岁之间,平均年龄(45.28±1.69)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9-64岁之间,平均年龄(46.27±1.0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了常规麻醉的方法,在麻醉之前的30min使用阿托品(0.5mg)+0.1g的苯巴比妥钠进行肌肉注射。麻醉诱导,选择了2ug/kg的芬太尼以及2mg/kg的丙泊酚进行缓慢注射。麻醉维持,使用0.05ug/(kg·min)的芬太尼以及0.2mg/(kg·min)的丙泊酚麻醉剂进行麻醉[1]。
观察组采用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法,手术之前30min使用阿托品(0.5mg)+0.1g的苯巴比妥钠进行肌肉注射。麻醉诱导时给予患者 1-2ug/kg的瑞芬太尼以及1-2mg/kg的丙泊酚进行缓慢推注,而且,整个手术的过程中也应用该麻醉方法维持麻醉,麻醉剂使用了0.1ug/(kg·min)瑞芬太尼以及0.2mg/(kg·min)的丙泊酚持续泵注,麻醉中间断性的给予患者0.05mg/kg 的维库溴铵静脉注射[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对比
如表一所示。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如表二。
3 结论
胆囊结石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通常需要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手术形式,在整个手术中,麻醉剂的选择与患者的恢复状况有着紧密关联。通过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使用,可以达到起效快以及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提高胆囊结石手术的整体效率。而且,在两种麻醉剂联合使用中,可以减少麻醉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伤害,整个麻醉过程相对平稳。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使用中,可以消除患者术后疼痛感,主要是由于瑞芬太尼通过与血液以及组织的融合,会出现水解失效的问题,通过丙泊酚的联合运用,可以将麻醉剂逐渐扩张到周围的血管之中,减小血管阻力,有效避免血压增高现象的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3]。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为4.23±0.98min,对照组术后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為7.98±1.28min,因此,观察组效果明显(P<0.05)。
总而言之,胆囊结石患者患者手术麻醉中,通过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法的使用,可以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该种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胡秀琴, 李宝金, 徐敏.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v.16(21):17-18.
孔连梅.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 27(04):313-314.
孙功耀. 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 17(5):73-74., 百拇医药(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