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201
编号:13521539
MRI与CT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价值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1
     【摘 要】目的:对比MRI和CT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检出率。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临床确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10例,选取随机数字法对样本进行分组,试验组(n=55)行MRI腰椎检查,对照组(n=55)行CT腰椎检查,评价试验组与对照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结果: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符合率高于CT(98.18%vs81.81%,p<0.05,MRI和CT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神经根受压、硬膜囊受压、椎间盘变性、椎间盘积气、钙化等影像征象具体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和CT联合诊断腰椎间盘突出优于MRI或CT的单独诊断。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MRI;CT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2

    腰椎间盘突出属于常见的一種临床骨科疾病,该疾病近年来呈现出逐渐增长的发病趋势,且朝着年轻化方向发展,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间盘髓核、软骨板及其纤维环出现退行性变化,基于外力因素影响下破坏纤维环,髓核突出,进而对神经根和马尾神经进行刺激[1]。此文阐述了将MRI诊断与CT诊断使用在2017年8月到2019年8月期间收入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临床作用及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文参考随机数字法对我院确诊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017年8月到2019年8月期间)进行组别均分,每组收入55例患者,对照组男性与女性之比是27:28,最大年龄为65岁,最小年龄为25岁,中位年龄是(45.54±3.24)岁;试验组男性与女性之比是28:27,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24岁,中位年龄是(44.22±2.54)岁。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CT诊断,选择仰卧位姿势,通过GE16排CT进行检查,检查前取出腰带及其其他物品,层厚:3mm,层间距:1mm,矩阵:512×512。和椎间隙平行线之间具有平行状态下实施检查,扫描程中需要四次扫描每个间隙,依据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病情。

    试验组开展MRI诊断,检查前去除患者随身携带的金属物,通过GE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检查,选择仰卧位姿势,于患者髂骨嵴2cm处作为线圈表面中心,实施T2WI、SE序列的T1WI成像及其横断面成像处理,层厚:4mm,以无间隔方式实施检查扫描,层面数量:9。横断面扫描层厚度:5~8mm;间隔:0~7mm,0毫米。

    1.3 指标分析

    两名5年工作经验的医师同时对CT和MRI图像进行诊断和评价,若意见不一致时,则通过共同协商达成一致。

    1.4 统计学方法

    以率(%)的形式表示试验组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诊断准确率、影像征象,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录入11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涉及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c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验证试验组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涉及的基础资料信息,P值均>0.05,不显示组间数据对比意义。

    2.1 计算试验组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诊断准确率

    试验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诊断准确率98.18%高于对照组的81.81%,P<0.05,形成数据指标之间的分析价值。

    2.2 计算试验组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影像征象

    试验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神经根受压、硬膜囊受压、椎间盘变性、椎间盘积气、钙化等影像征象对比对照组,P<0.05,形成数据指标之间的分析价值。

    3 讨论

    CT是一种常用临床影像学技术,具有价格低的诊断优势,对于基层医疗比较适合,同时存在诊断快、范围广、可直接检查突出物位置及其大小等优势,能够对是否存在硬膜囊压迫、神经瘤、神经根压迫进行明确[2],这种诊断方法分辨率比较高,且CT诊断与临床表现结合,临床医师进行综合判断得到最终结果。但在诊断椎间盘结节及其游离中CT技术具有局限性[3]。MRI也属于常见的临床影像学诊断技术,具备无放射性、信号性较强等优势,但这种诊断方法具有较长检查时间,通过SE扫描序列方法能够得到T1W1及其T2W1成像,也能够得到脂肪抑制序列矢状面及其冠状面[4],形成更全面的成像结果。MRI诊断具有比较高的准确率,但存在高于CT技术的检查费用,此外,MRI可对软组织面进行检查,具有较高分辨率,可对椎间盘游离、椎管内结构进行直接观察[5]。

    统计表明,试验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生影像征象、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指标比较,P<0.05,形成数据指标之间的分析价值。

    综合以上结论,将MRI诊断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与CT诊断相比较的作用更显著。

    参考文献

    田长青,付小霞,候文平.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意义[J].健康大视野,2019,(16):248.

    韩才.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5):248-249.

    廖小燕.CT与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养生保健指南,2019,(38):19.

    顾晓敏,杨可成,王晓明.分析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9,25(20):140-142.

    刘丹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与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研究[J].特别健康,2019,(16):229., 百拇医药(唐鸿杰 杨雄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