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204
编号:13491643
PDCA循环用于降低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作用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4
     【摘 要】目的:观察在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PDCA循环在降低湿包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从 2019年2—7月收入进行集中灭菌管理的2200个敷料包和手术器械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数量保持一致(1100个),取样方式为随机。两组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实验组(PDCA循环方式)和对照组(常规灭菌方式)。结果:经过分析得知湿包发生率分别为0.56%(实验组)和12.45%(对照组),P<0.01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控制灭菌过程可以有效降低湿包发生率,可以保证灭菌效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PDCA循环;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湿包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048-01

    医院内临床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大部分医疗器械和各种物品均需要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1]。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疗器械和各种物品的灭菌工作。高压蒸汽灭菌是常用的灭菌方法,经常应用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日常工作中,但灭菌处理后出现的湿包问题,会影响灭菌效果。经过灭菌后物品的水分含量超出3%则被认为是湿包[2]。因此为了解决灭菌后的湿包问题,我们采用了PDCA循环的方法,从4个阶段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处理)全方位的提高灭菌质量[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提供实验样本,消毒中心有3名护士和1名技术操作人员。护士和技术操作人员的平均年龄均为39岁,学历分布为本科1名,大专2名,中专1名。样本是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从2019 年 2—7 月收入集中灭菌管理的2200个敷料包和手术器械包。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数一致,均为1100个。其他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医院日常操作方式对样本进行处理,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方式处理。PDCA首先是P(计划),对工作人员进PDCA管理模式、高压蒸汽灭菌方法及医院相关灭菌管理制度和试验操作等内容的培训,通过培训工作人员可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D(实施),根据湿包原因找到解决方法:(1)控制敷料包的重量?5kg,手術器械包的重量控制?7kg[4];(2)控制灭菌包的体积,一般不大于 30 cm×30 cm×50 cm;(3)保证灭菌仪器运行正常,各种参数符合要求,排水管路畅通,灭菌干燥时间充足,灭菌仓内保持清洁无污染;(4)灭菌包内各种器械合理放置,灭菌篮筐大小符合要求;(5)卸载后灭菌包需要经过冷却,时间不得少于30min[5],而后才可以放置在开放式的贮物架上;C(检查),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在规定的时间段,如每天早上检查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记录工作成果,及时发现并汇总存在的问题;A(处理),PDCA小组根据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客观事实,按时召开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1.3 效果观察

    记录并分析试验结果,分别计算两组湿包率。湿包检查标准是:1.灭菌包内含有水分;2.灭菌包外表有水滴;3.灭菌包上固定的化学指示胶带上带有水分浸湿的痕迹[6]。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统计分析使用软件版本是 SPSS 19.0,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若P < 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湿包发生率 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湿包情况,详见表1。

    2.2 湿包发生的原因 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湿包原因,详见表2。

    3 结果讨论

    通过实验数据(见表1)我们可以看出,经PDCA循环控制灭菌过程后,实验组的湿包个数为6个,湿包发生率为0.56%;常规处理灭菌过程后湿包个数为137个,湿包发生率为12.45%(对照组)。另外我们对湿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见表2),湿包原因主要集中在灭菌包体积大、灭菌包重量大、灭菌包的装载不规范、灭菌包的卸载不规范、干燥时间不够等方面。

    本研究表明,PDCA循环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模式对灭菌环节进行控制,强调对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操作规范,从人员配置、人员业务能力、各个流程的操作方面都加以规范和控制,使每个工作人员在每个环节都能保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任务,进而明显降低灭菌包在高压蒸汽灭菌后的湿包发生率[7]。

    综上所述,PDCA循环可以在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有效降低湿包发生率,保证灭菌效果,提高灭菌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俊梅,田友平,杨俊丽. 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物品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管理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02):142-144.

    [2]方岚,孙剑儿,FANGLan等. 蒸汽灭菌后湿包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2285-2286.

    [3]郑松娅,朱聆香,汪蔚等. PDCA循环管理在急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2),1873-1881.

    [4]展瑞,崔莹辉. 两种装载方式对无纺布包装物品高压蒸汽灭菌湿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596-2596,2597.

    [5]何茂芝. 消毒供应室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物品湿包相关因素与对策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5):190-191.

    [6]唐丽萍, 曹冬莉, 李芳等.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湿包成因与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5,32(4):414-415.

    [7]莫惠香,陈寒艳. 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11):138-140., 百拇医药(尚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