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中旬刊》 > 201012
编号:13774318
脑卒中后抑郁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012
脑卒中后抑郁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卒中后抑郁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综述
     摘要: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观沮丧、睡眠障碍为表现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心境障碍或情感障碍性疾病,临床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方法很多,本文概述近5年治疗卒中后抑郁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并加以分析,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综述

    卒中后抑郁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心境障碍或情感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观沮丧、睡眠障碍、不能配合治疗和康复锻炼,严重影响了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脑卒中康复时间延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可使致残率、自杀率及死亡率上升。Williams等[1]研究发现卒中后抑郁使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故积极治疗卒中后抑郁状态不仅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好处,而且能降低死亡率。临床研究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方法有很多,现就5年来对该病治疗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发病机制

    关于PSD的发病机制,研究证实与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家庭支持度有密切关系,但具体机理至今未能明确,主要有两种学说:(1)原发性内源性学说:认为PSD与脑损害后的神经生物学改变有关 ,病变损害5羟色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及传导通路,使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下降而致抑郁[2],被认为是抑郁发生的核心生理机制,也是目前开发及应用抗抑郁药物的理论基础。(2)反应性机制学说认为家庭、社会、生理等多因素综合作用致卒中后生理和心理平衡失调而产生反应性抑郁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