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进展(2)
2、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高血压病在中医中属“眩晕”、“头痛”、“肝阳”、“肝风”等范畴,因此,近几年的研究围绕着镇肝熄风、清肝明目等药物进行。李承德等[15]探讨了地龙降压蛋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机制,认为地龙降压蛋白可能是通过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肾脏的醛固酮水平,同时升高6-酮-前列腺素-F1α发挥降压作用的;张晓凤等[16]发现菊藤胶囊可通过降低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和细胞流变性降低应激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
3、对临床疗效的观察:现代中医根据高血压病的主要表现,不断总结经验,发现用中医方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血压,同时还发现中西医结合具有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调节相关代谢障碍,发挥靶器官保护等优势。余军等[17]对清眩降压汤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发现其与西药合用具有更好的降压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轻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趋势;方伟等[18]发现,患者在口服络活喜和洛丁新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可以使患者晨起血压较单纯口服西药下降,有效率为95.3%,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控制高血压晨峰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 百拇医药
心力衰竭领域:1、在辨证论治方面的探讨:近几年围绕着心功能分级,心超EF数值等方面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朱红俊等[19]研究心力衰竭病人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指标的可行性。发现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浆BNP水平与中医证型显著相关。各证型之间血浆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心肺气虚证、气阴两亏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痰饮阻肺证、阴竭阳脱证,与证型轻重演变顺序基本一致;冯小平等[20]研究发现,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气虚证一兼阴虚证一兼血瘀证一兼水肿血瘀证逐渐升高。
2、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在理论和临床上都积累了不少经验,运用中医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有效率高,不良反映小。孙元莹等[21]对比参乌合剂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后症状积分、超声心动图E/A值,结果参乌合剂合西医常规治疗舒张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疗效为优,并可改善舒张末期心肌的顺应性,改善心功能;另外,中医药可发挥整体调节的特色,在调节患者神经内分泌网络方面发挥作用治疗心衰。
, 百拇医药
3、对临床疗效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还处于辅助地位,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过整体的辨证,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调节。王玉英等[22]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辩证施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血脂异常领域等其他领域:血脂异常、心律失常和与心脏瓣膜疾病研究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近几年也取得一定的进展,如中药方剂对血脂的影响[23]、益气活血法治疗房颤的中医证型及对相关纤溶指标的影响[24]、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疗效等的研究[25],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更好地防治心血管疾病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
在基础医学研究方面,心血管病发病机制的探讨深入到了分子水平,流行病学研究不断更新了心血管病的临床概念,心梗新定义的出台、“降低血压”和“降压达标”之核心理念的提出,新的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等为心血管病的定性和定量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手段;中医在心血管病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以活血化瘀、通络益气等治疗原则为指导的基础研究在内皮功能、易损斑块、血小板活化、缺血再灌注、缺血预适应、左室重构、血管重构、血管新生以及微循环等热点领域广泛开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更加重视中医的辨证分型与西医诊断依据、辅助检查之间的关系,以及中药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但是扔缺乏统一规范的诊断及治疗标准。
, http://www.100md.com
在临床疗效观察方面,国际大规模临床试验为心血管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更加重视药物的安全性及副作用的评价,强调心血管病的分级预防,这点与中医倡导的“治未病”不谋而合;近年来,循证医学的方法逐步开始应用于中药的临床研究,使得中药的临床研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血脂康、通心络等中成药进行了大规模的前瞻性、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带领中医药走向循证医学之旅。其良好的临床疗效体现了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然而,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存在着研究相同水平的重复,缺乏基于循证医学的科学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缺乏规范化,中药方剂药味复杂,成分多样,作用机制难以阐明等问题,使得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难以最大发挥,中医药目前仍只能作为西医治疗的辅助手段。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道路任重道远,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四、展望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整体观念的优势及个体化治疗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医学的不足。但是,其在理论研究、中药现代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略显不足,这使中西医结合面临着现代医学的巨大挑战。运用生命科学带来的先进技术,研究传统医学理论与现象;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推进中医药证候与临床疗效研究;中西互补,交叉创新将成为21世纪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新局面。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邢雁伟,李尊,王阶,等.冠脉病变特征和中医证候要素关系的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36-38.
[2]王阶,李军,姚魁武,等.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和冠脉病变的Logistic回归分析.辽宁中医杂志.2007,34(9):1209-1211.
[3]管恩泽,朱萱萱,王广基,等.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2249-2251.
[4]顼志兵,贾晶莹,高志平,等.冠心病中医证型血清Hcy与血浆vWFPshs-CRPTXB26-keto-PGFlα相关性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8,35(6):805-807.
[5]朱青霞.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1):842-843.
, http://www.100md.com
[6]林桂永,王子健.丹参、香丹注射液干预与冠心病血瘀证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初探.陕西中医.2007,28(6):647-650.
[7]李霁,王阶,王师菡,等.细胞凋亡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及活血化瘀药对其干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691-693.
[8]李霁,王阶,王师菡,等.凋亡因子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及活血化瘀药对其干预的影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4):280-282.
[9]武宇洲,李淑琴,祖秀光,等.银杏叶提取物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中成药.2008,30(1):16-18.
[10]周端风.益气化瘀祛痰方治疗心绞痛6O例临床观察.四川中医.2007,25(3):58-59.
[11]童文玲,孙全格.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08,48(4):102-103.
, 百拇医药
[12]李莲静,陈晓虎.高血压病中医四诊信息CFA分型研究.江苏中医药.2008,40(2):26-27.
[13]林晓忠,欧爱华,任毅.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中医辨病、辨证分布规律初步分析.新中医.2008,40(3):63-65.
[14]符德玉,王世红,祖亮华,等.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易损性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2008.9
[15]李承德,康白,毛淑梅,等.地龙降压蛋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及其机制的影响.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5):450-452.
[16]张晓凤,王长海,李军昌,等.菊藤胶囊对应激大鼠血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7]余军,徐凤芹.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2008.9
, 百拇医药
[18]方伟,祝光礼,魏丽萍.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2008.9
[19]朱红俊,龚少愚,邹逊,等.脑利钠肽与中医证型及分级的相关性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6,33(4):385—386.
[20]冯小平,王临光,经先振,等.应用心功能指数与血浆水平变化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中国微循环,2005,9(6):430—432.
[21]孙元莹,郭茂松,赵新广.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功能不全心力衰竭6O例对照观察.山西中医,2007,23(5):37-39.
[22]王玉英,霍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山西中医.2006,22(1):27.
[23]王大英、范华昌、金惠根.防窄方对兔血脂的干预作用.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2008.9
[24]郭蔚、沈智杰、王肖龙,等.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血瘀阻型房颤患者临床症状及纤溶相关性指标的研究.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2008.9
[25]孙海英,刘树文.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室性心律失常99例.陕西中医.2007,28(9):1195-1196., http://www.100md.com(刘 星)
3、对临床疗效的观察:现代中医根据高血压病的主要表现,不断总结经验,发现用中医方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血压,同时还发现中西医结合具有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调节相关代谢障碍,发挥靶器官保护等优势。余军等[17]对清眩降压汤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发现其与西药合用具有更好的降压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轻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趋势;方伟等[18]发现,患者在口服络活喜和洛丁新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可以使患者晨起血压较单纯口服西药下降,有效率为95.3%,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控制高血压晨峰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 百拇医药
心力衰竭领域:1、在辨证论治方面的探讨:近几年围绕着心功能分级,心超EF数值等方面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朱红俊等[19]研究心力衰竭病人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指标的可行性。发现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浆BNP水平与中医证型显著相关。各证型之间血浆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心肺气虚证、气阴两亏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痰饮阻肺证、阴竭阳脱证,与证型轻重演变顺序基本一致;冯小平等[20]研究发现,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气虚证一兼阴虚证一兼血瘀证一兼水肿血瘀证逐渐升高。
2、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在理论和临床上都积累了不少经验,运用中医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有效率高,不良反映小。孙元莹等[21]对比参乌合剂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后症状积分、超声心动图E/A值,结果参乌合剂合西医常规治疗舒张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疗效为优,并可改善舒张末期心肌的顺应性,改善心功能;另外,中医药可发挥整体调节的特色,在调节患者神经内分泌网络方面发挥作用治疗心衰。
, 百拇医药
3、对临床疗效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还处于辅助地位,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过整体的辨证,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调节。王玉英等[22]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辩证施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血脂异常领域等其他领域:血脂异常、心律失常和与心脏瓣膜疾病研究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近几年也取得一定的进展,如中药方剂对血脂的影响[23]、益气活血法治疗房颤的中医证型及对相关纤溶指标的影响[24]、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疗效等的研究[25],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更好地防治心血管疾病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
在基础医学研究方面,心血管病发病机制的探讨深入到了分子水平,流行病学研究不断更新了心血管病的临床概念,心梗新定义的出台、“降低血压”和“降压达标”之核心理念的提出,新的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等为心血管病的定性和定量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手段;中医在心血管病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以活血化瘀、通络益气等治疗原则为指导的基础研究在内皮功能、易损斑块、血小板活化、缺血再灌注、缺血预适应、左室重构、血管重构、血管新生以及微循环等热点领域广泛开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更加重视中医的辨证分型与西医诊断依据、辅助检查之间的关系,以及中药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但是扔缺乏统一规范的诊断及治疗标准。
, http://www.100md.com
在临床疗效观察方面,国际大规模临床试验为心血管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更加重视药物的安全性及副作用的评价,强调心血管病的分级预防,这点与中医倡导的“治未病”不谋而合;近年来,循证医学的方法逐步开始应用于中药的临床研究,使得中药的临床研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血脂康、通心络等中成药进行了大规模的前瞻性、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带领中医药走向循证医学之旅。其良好的临床疗效体现了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然而,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存在着研究相同水平的重复,缺乏基于循证医学的科学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缺乏规范化,中药方剂药味复杂,成分多样,作用机制难以阐明等问题,使得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难以最大发挥,中医药目前仍只能作为西医治疗的辅助手段。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道路任重道远,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四、展望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整体观念的优势及个体化治疗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医学的不足。但是,其在理论研究、中药现代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略显不足,这使中西医结合面临着现代医学的巨大挑战。运用生命科学带来的先进技术,研究传统医学理论与现象;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推进中医药证候与临床疗效研究;中西互补,交叉创新将成为21世纪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新局面。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邢雁伟,李尊,王阶,等.冠脉病变特征和中医证候要素关系的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36-38.
[2]王阶,李军,姚魁武,等.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和冠脉病变的Logistic回归分析.辽宁中医杂志.2007,34(9):1209-1211.
[3]管恩泽,朱萱萱,王广基,等.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2249-2251.
[4]顼志兵,贾晶莹,高志平,等.冠心病中医证型血清Hcy与血浆vWFPshs-CRPTXB26-keto-PGFlα相关性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8,35(6):805-807.
[5]朱青霞.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1):842-843.
, http://www.100md.com
[6]林桂永,王子健.丹参、香丹注射液干预与冠心病血瘀证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初探.陕西中医.2007,28(6):647-650.
[7]李霁,王阶,王师菡,等.细胞凋亡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及活血化瘀药对其干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691-693.
[8]李霁,王阶,王师菡,等.凋亡因子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及活血化瘀药对其干预的影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4):280-282.
[9]武宇洲,李淑琴,祖秀光,等.银杏叶提取物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中成药.2008,30(1):16-18.
[10]周端风.益气化瘀祛痰方治疗心绞痛6O例临床观察.四川中医.2007,25(3):58-59.
[11]童文玲,孙全格.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08,48(4):102-103.
, 百拇医药
[12]李莲静,陈晓虎.高血压病中医四诊信息CFA分型研究.江苏中医药.2008,40(2):26-27.
[13]林晓忠,欧爱华,任毅.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中医辨病、辨证分布规律初步分析.新中医.2008,40(3):63-65.
[14]符德玉,王世红,祖亮华,等.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易损性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2008.9
[15]李承德,康白,毛淑梅,等.地龙降压蛋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及其机制的影响.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5):450-452.
[16]张晓凤,王长海,李军昌,等.菊藤胶囊对应激大鼠血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7]余军,徐凤芹.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2008.9
, 百拇医药
[18]方伟,祝光礼,魏丽萍.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2008.9
[19]朱红俊,龚少愚,邹逊,等.脑利钠肽与中医证型及分级的相关性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6,33(4):385—386.
[20]冯小平,王临光,经先振,等.应用心功能指数与血浆水平变化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中国微循环,2005,9(6):430—432.
[21]孙元莹,郭茂松,赵新广.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功能不全心力衰竭6O例对照观察.山西中医,2007,23(5):37-39.
[22]王玉英,霍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山西中医.2006,22(1):27.
[23]王大英、范华昌、金惠根.防窄方对兔血脂的干预作用.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2008.9
[24]郭蔚、沈智杰、王肖龙,等.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血瘀阻型房颤患者临床症状及纤溶相关性指标的研究.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2008.9
[25]孙海英,刘树文.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室性心律失常99例.陕西中医.2007,28(9):1195-1196., http://www.100md.com(刘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