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中旬刊》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478365
精神科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起因及具体防范措施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侯菊红
第1页

    参见附件(3504KB,3页)。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起因及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安全巡视,实行弹性排班制度等有针对性的整体安全护理,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病区护理、消毒隔离、技术操作等护理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外事件和护理差错发生1起,对照组发生5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暴力倾向3次,对照组发生12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满意率为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精神科的不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者安全提供了保障,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医疗事故

    护理工作中护理安全是重点内容,护理安全是指护士对医嘱进行准确无误的执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以使患者身心在治疗过程中均获得安全保障[1]。医疗护理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加强护理安全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2]。精神科患者存在一定特殊性,护理安全便显得更为重要。本次研究选择我院精神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安全巡视,实行弹性排班制度等有针对性的整体安全护理,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37.5±9.7)岁,病程1-29年,平均(11.6±7.7)年。根据CCMD-3诊断标准进行评定,患者均为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入院时间1-12w,平均(4±4)w。护理人员护龄均>3年,共20名,其中无抽搐室7名;病区13名,包括护士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50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