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中旬刊》 > 2012年第5期
编号:12700028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防治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2年第5期
     摘要:中医“治未病”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养生、康复及防治疾病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治未病”思想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三个主要方面,对临证辨证论治老年疾病, 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老年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R25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034-0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老年人在我国人口比例越来越多,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因此老年病的防治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重视。中医对于老年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中最主要的为“治未病”理论。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中指出:“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痰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长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 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这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预防为主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正是我们祖国传统医学的要旨。

    1 “治未病”的概念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其中“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强调防重于治的思想, 诠释“治未病”的含义及其科学内涵。“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三个主要方面[1]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