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手法在儿童尺桡骨双折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对尺桡骨双折患儿予以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84例尺桡骨双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74例患儿骨折能够恢复达到解剖对位,抑或接近达到解剖对位,并且功能完全的恢复为正常;另10例患者功能对位能够达到50%以上,并且对线较好,其外观也未出现畸形,并且功能均恢复如常。结论:对尺桡骨双折患儿应用中医正骨加小夹板固定进行治疗,其疗效较好,并且优良率较高;全部患儿均未发生畸形愈合以及功能的恢复不良,不仅安全易行,而且效果确切,应予临床推广。
关键词:尺桡骨双折;中医正骨;小夹板固定;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094-01
目前儿童发生尺桡骨远端的重叠双折,主要见于其尺桡骨的下方1/4至1/5位置,系一种比较特殊的骨折[1,2]。本文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84例尺桡骨双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观察对尺桡骨双折患儿予以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84例尺桡骨双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有男性患儿58例,有女性患儿26例;患儿年龄最大为12.5岁,最小为2.5岁;其中有48例为左手,有36例为右手;其中单侧82例,双侧2例;有72例为闭合性骨折,有12例为开放性骨折;其病程最长为3天,最短为0.5小时;其随访的时间最短为3个月,其最长为5个月。
1.2 方法:①整复[3]:嘱患儿呈坐位,其患肢前臂呈屈肘的中立位,需一助以手握持患儿前臂的上约1/3位置,而术者则双手握住患肢的腕部,以双拇指对骨折突出位置予以并列抵压,同时对抗牵引状态下先将患儿患肢旋前,之后再予以折顶反折。其中旋前手法主要是为了摆脱拇长与拇短伸肌其起始部对患儿桡骨的骨折端进行绞锁,从而有效实现折顶,并促使骨折端的对位,进而确保能够一次性的整复成功。②固定[4]:首先取4块小夹板, 自掌背侧给予夹板上达到肘关节,其下达到掌指关节;而尺桡侧则达到肘关节,向下则达到腕关节。应用2块固定垫(最好为棉垫),其掌侧棉垫则放置在脉窝处,棉垫厚度以及长度需保证在固定后能够达到患儿脉窝处,并向其背侧呈现漫波式的凹陷;其背侧的棉垫厚度以及长度需依据患儿患肢的情况而定。比如8岁以上的儿童,其背侧的棉垫长宽大约是6×4cm,并剪去2×3cm的一个角, 其缺损角则放置于患儿尺骨小头,从而使其尺骨小头能够向着背侧突起,最终避免背侧的夹板压迫到尺骨的茎突,防止造成患儿尺骨小头再向着掌侧呈下陷,甚至骨折的再度移位;而保留一角则压于桡骨的远端,避免桡骨远端再向着背侧出现移位;同时剩下的半块棉垫再放置于手掌的背侧,其背侧棉垫的大概厚度需能够将尺骨小头向着背侧突起于正常解剖的位置。而于掌背侧的棉垫与夹板两者作用之下,患儿骨折部位能够达到稳定的固定,无需再予以分骨垫。上夹板后用3条布带将其扎紧,之后用绷带再缠绕夹板,达到5周左右则可将外固定解除。③开放性骨折[5]:共12例系开放性的骨折,其伤面均没出现明显的污染,有6例伤口约为0.5个cm,予以常规的处理及包扎,另6例患儿伤口约1.5个cm,予以清创缝合后,将伤口保护好,并予以整复固定。每2天予以一次换药处理,在7至10天后即可拆线。同时适当的应用抗生素治疗,从而避免伤口发生感染。
, 百拇医药
2 结果
共74例患儿骨折能够恢复达到解剖对位,抑或接近达到解剖对位,并且功能完全的恢复为正常;另10例患者功能对位能够达到50%以上,并且对线较好,其外观也未出现畸形,并且功能均恢复如常。
3 结论
综上所述,对尺桡骨双折患儿应用中医正骨加小夹板固定进行治疗,其疗效较好,并且优良率较高;全部患儿均未发生畸形愈合以及功能的恢复不良,不仅安全易行,而且效果确切,应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树柴,刘军,王海州等.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体会[C].//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骨伤协作组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08:336-338
[2] 张鹏.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25例经验总结[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8):199-199
[3] 王嵩峰.单人手法整复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双骨折3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3):38-38
[4] 王海洲,许树柴,刘军等.保守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体会[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6):63
[5] 李海明,贾青霞,刘杰等.儿童尺桡骨远段骨折的手法复位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05,11(4):332, http://www.100md.com(杨景丰)
关键词:尺桡骨双折;中医正骨;小夹板固定;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094-01
目前儿童发生尺桡骨远端的重叠双折,主要见于其尺桡骨的下方1/4至1/5位置,系一种比较特殊的骨折[1,2]。本文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84例尺桡骨双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观察对尺桡骨双折患儿予以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84例尺桡骨双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有男性患儿58例,有女性患儿26例;患儿年龄最大为12.5岁,最小为2.5岁;其中有48例为左手,有36例为右手;其中单侧82例,双侧2例;有72例为闭合性骨折,有12例为开放性骨折;其病程最长为3天,最短为0.5小时;其随访的时间最短为3个月,其最长为5个月。
1.2 方法:①整复[3]:嘱患儿呈坐位,其患肢前臂呈屈肘的中立位,需一助以手握持患儿前臂的上约1/3位置,而术者则双手握住患肢的腕部,以双拇指对骨折突出位置予以并列抵压,同时对抗牵引状态下先将患儿患肢旋前,之后再予以折顶反折。其中旋前手法主要是为了摆脱拇长与拇短伸肌其起始部对患儿桡骨的骨折端进行绞锁,从而有效实现折顶,并促使骨折端的对位,进而确保能够一次性的整复成功。②固定[4]:首先取4块小夹板, 自掌背侧给予夹板上达到肘关节,其下达到掌指关节;而尺桡侧则达到肘关节,向下则达到腕关节。应用2块固定垫(最好为棉垫),其掌侧棉垫则放置在脉窝处,棉垫厚度以及长度需保证在固定后能够达到患儿脉窝处,并向其背侧呈现漫波式的凹陷;其背侧的棉垫厚度以及长度需依据患儿患肢的情况而定。比如8岁以上的儿童,其背侧的棉垫长宽大约是6×4cm,并剪去2×3cm的一个角, 其缺损角则放置于患儿尺骨小头,从而使其尺骨小头能够向着背侧突起,最终避免背侧的夹板压迫到尺骨的茎突,防止造成患儿尺骨小头再向着掌侧呈下陷,甚至骨折的再度移位;而保留一角则压于桡骨的远端,避免桡骨远端再向着背侧出现移位;同时剩下的半块棉垫再放置于手掌的背侧,其背侧棉垫的大概厚度需能够将尺骨小头向着背侧突起于正常解剖的位置。而于掌背侧的棉垫与夹板两者作用之下,患儿骨折部位能够达到稳定的固定,无需再予以分骨垫。上夹板后用3条布带将其扎紧,之后用绷带再缠绕夹板,达到5周左右则可将外固定解除。③开放性骨折[5]:共12例系开放性的骨折,其伤面均没出现明显的污染,有6例伤口约为0.5个cm,予以常规的处理及包扎,另6例患儿伤口约1.5个cm,予以清创缝合后,将伤口保护好,并予以整复固定。每2天予以一次换药处理,在7至10天后即可拆线。同时适当的应用抗生素治疗,从而避免伤口发生感染。
, 百拇医药
2 结果
共74例患儿骨折能够恢复达到解剖对位,抑或接近达到解剖对位,并且功能完全的恢复为正常;另10例患者功能对位能够达到50%以上,并且对线较好,其外观也未出现畸形,并且功能均恢复如常。
3 结论
综上所述,对尺桡骨双折患儿应用中医正骨加小夹板固定进行治疗,其疗效较好,并且优良率较高;全部患儿均未发生畸形愈合以及功能的恢复不良,不仅安全易行,而且效果确切,应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树柴,刘军,王海州等.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体会[C].//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骨伤协作组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08:336-338
[2] 张鹏.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25例经验总结[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8):199-199
[3] 王嵩峰.单人手法整复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双骨折3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3):38-38
[4] 王海洲,许树柴,刘军等.保守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体会[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6):63
[5] 李海明,贾青霞,刘杰等.儿童尺桡骨远段骨折的手法复位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05,11(4):332, http://www.100md.com(杨景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