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牧区麻疹流行的特征预防及护理
摘要: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有效的控制了麻疹的流行,但在某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还时有流行。我州有些藏族牧区从2008-2011年连续四年发生麻疹流行,这里粗浅探讨一本地区麻疹流行的特点,预防及护理。
关键词:麻疹;流行;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49-01
1 流行特征
从这四年发病季节和发病人数统计反映,流行高峰主要在5-6月。每年从1-2月开始,逐渐升高,5-6月达高峰,7月开始下降,流行季节与教科书中麻疹流行季节出现差异,是否与本地区气候环境有关(本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有待进一步考证。发病年龄:最小31天、最大53岁,其中1月—8月龄的婴儿占发病住院人数的25%左右;藏族牧民群众占发病住院人数的81%左右。
, http://www.100md.com
2 流行的主要原因
2.1 藏族是一个信仰佛教的民族,宗教信仰的气氛十分浓厚,特别在科学文化落后的边远牧区,对佛教神灵的信仰更是达到如痴如迷的程度。由于受宗教的影响,对预防接种不易接受,许多群众拒绝预防接种,使麻疹疫苗不能及时接种,造成麻疹流行。
2.2 牧区藏族群众卫生状况差,对传染病无预防概念及常识,一旦发生传染病很容易造成流行。
2.3 基层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怕累、怕苦、怕麻烦,对群众不解说、不宣传,放任自由;麻疹疫苗保管不当,疫苗失活,起不到预防作用。由于以上原因造成麻疹在牧区流行。
3 预防措施
3.1 深入牧区加强对牧民群众宣传预防接种的意义及接种方法,宣传时语言要通俗易懂,摆事实、讲道理。为了避免语言沟通障碍,提高宣传效果,使藏族群众易予相信并接受接种麻疹疫苗,尽量选用藏族医务人员,使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均能接种麻疹疫菌,8个月初种,7岁时复种。
, 百拇医药
3.2 增强基层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做到任务到人,强化和完善制度,掌握麻疹疫苗的保管方法,防止疫苗失活。
3.3 在麻疹流行期间教育家长不要带小孩到公共场所或人多拥挤处,不要与麻疹病人接触,年幼体弱者接触病人五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3ml,或接触病人两天内接种麻疹疫苗有预防效果或减轻症状,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后须在日光下或流动空气中停留30分钟以上,才能再接触其他患儿或健康易感者。房间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4 对病人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五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接触麻疹病人的易感儿隔离观察21天。病室通风换气,空气紫外线消毒,患儿衣物、玩具等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减少不必要探视。
3.5 按排病房时,患不同疾病的病人不能住同一病室,确诊病人不能与疑似病人住同一病室,疑似病人应单独安排病房。病人离开病室后要作终未消毒,病室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房内设施用含氯消毒剂擦拭,被褥、枕头阳光下暴晒2小时以上,彻底消毒通风换气后才能收住其他病人。
, http://www.100md.com
4 护理措施
4.1 高热及出疹期护,随着皮疹的出现,全身症状亦加重,体温亦随之升高,可达40℃,因此,此期护理很重要,护理不当会出现许多并发症。病人应卧床休息到体温正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室温不可过高,维持在18-20℃,湿度55%-60%,避免对流风、光线不宜过强、注意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饮食一般无需忌口,高热时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多饮水。体温超过39 ℃时给地塞米松肌注或静脉滴注,每公斤体重0.2mg,只需一次。禁作冰枕、冷敷及乙醇擦浴,一般不用发汗退热药强行降温。早期用青霉素抗菌治疗,用炎琥宁10mg/kg,抗病毒治疗,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注意口腔卫生,加强鼻、眼的护理,避免继发感染,婴儿喂白开水,防止呕吐物或眼泪流入耳道引起中耳炎,较大患儿用清水漱口。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及鼻痂,保持呼吸通畅。经常用生理盐水清洗眼部的分泌物,用消炎眼药水滴眼,防止眼睛继发感染。
4.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神志和皮疹变化。要早期发现并发症如肺炎、喉炎、脑炎等。最常见的支气管肺炎。如出疹不畅要及时报告医生,加服“五粒回春丹”,并用鲜芜荽煎水擦身透疹,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导致继发感染。
, http://www.100md.com
4.3 恢复期护理:疹退后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尤其富含维生素A食物,如动物的肝脏和胡萝卜,防止角膜混浊、软化、穿孔。如体温复升要警惕继发细菌感染。告知病人及家属对未脱落的皮屑不要强行撕剥,不要用硷性肥皂清洗,对脱屑后的皮肤色素沉着,不要太在意,1-2周便会消失。
4.4 对体质好无并发症的年长儿童、成人、可在家隔离治疗护理,指导家长做好消毒隔离,皮肤护理及病情观察,防止继发感染,如出现并发症应及时住院治疗,另外在麻疹流行期间,小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不要盲目的冷敷,乙醇擦浴,药物降温等,以防麻疹内陷、出症不透、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 谭德明麻疹.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85-88, 百拇医药(樊芳珍)
关键词:麻疹;流行;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49-01
1 流行特征
从这四年发病季节和发病人数统计反映,流行高峰主要在5-6月。每年从1-2月开始,逐渐升高,5-6月达高峰,7月开始下降,流行季节与教科书中麻疹流行季节出现差异,是否与本地区气候环境有关(本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有待进一步考证。发病年龄:最小31天、最大53岁,其中1月—8月龄的婴儿占发病住院人数的25%左右;藏族牧民群众占发病住院人数的81%左右。
, http://www.100md.com
2 流行的主要原因
2.1 藏族是一个信仰佛教的民族,宗教信仰的气氛十分浓厚,特别在科学文化落后的边远牧区,对佛教神灵的信仰更是达到如痴如迷的程度。由于受宗教的影响,对预防接种不易接受,许多群众拒绝预防接种,使麻疹疫苗不能及时接种,造成麻疹流行。
2.2 牧区藏族群众卫生状况差,对传染病无预防概念及常识,一旦发生传染病很容易造成流行。
2.3 基层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怕累、怕苦、怕麻烦,对群众不解说、不宣传,放任自由;麻疹疫苗保管不当,疫苗失活,起不到预防作用。由于以上原因造成麻疹在牧区流行。
3 预防措施
3.1 深入牧区加强对牧民群众宣传预防接种的意义及接种方法,宣传时语言要通俗易懂,摆事实、讲道理。为了避免语言沟通障碍,提高宣传效果,使藏族群众易予相信并接受接种麻疹疫苗,尽量选用藏族医务人员,使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均能接种麻疹疫菌,8个月初种,7岁时复种。
, 百拇医药
3.2 增强基层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做到任务到人,强化和完善制度,掌握麻疹疫苗的保管方法,防止疫苗失活。
3.3 在麻疹流行期间教育家长不要带小孩到公共场所或人多拥挤处,不要与麻疹病人接触,年幼体弱者接触病人五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3ml,或接触病人两天内接种麻疹疫苗有预防效果或减轻症状,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后须在日光下或流动空气中停留30分钟以上,才能再接触其他患儿或健康易感者。房间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4 对病人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五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接触麻疹病人的易感儿隔离观察21天。病室通风换气,空气紫外线消毒,患儿衣物、玩具等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减少不必要探视。
3.5 按排病房时,患不同疾病的病人不能住同一病室,确诊病人不能与疑似病人住同一病室,疑似病人应单独安排病房。病人离开病室后要作终未消毒,病室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房内设施用含氯消毒剂擦拭,被褥、枕头阳光下暴晒2小时以上,彻底消毒通风换气后才能收住其他病人。
, http://www.100md.com
4 护理措施
4.1 高热及出疹期护,随着皮疹的出现,全身症状亦加重,体温亦随之升高,可达40℃,因此,此期护理很重要,护理不当会出现许多并发症。病人应卧床休息到体温正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室温不可过高,维持在18-20℃,湿度55%-60%,避免对流风、光线不宜过强、注意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饮食一般无需忌口,高热时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多饮水。体温超过39 ℃时给地塞米松肌注或静脉滴注,每公斤体重0.2mg,只需一次。禁作冰枕、冷敷及乙醇擦浴,一般不用发汗退热药强行降温。早期用青霉素抗菌治疗,用炎琥宁10mg/kg,抗病毒治疗,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注意口腔卫生,加强鼻、眼的护理,避免继发感染,婴儿喂白开水,防止呕吐物或眼泪流入耳道引起中耳炎,较大患儿用清水漱口。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及鼻痂,保持呼吸通畅。经常用生理盐水清洗眼部的分泌物,用消炎眼药水滴眼,防止眼睛继发感染。
4.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神志和皮疹变化。要早期发现并发症如肺炎、喉炎、脑炎等。最常见的支气管肺炎。如出疹不畅要及时报告医生,加服“五粒回春丹”,并用鲜芜荽煎水擦身透疹,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导致继发感染。
, http://www.100md.com
4.3 恢复期护理:疹退后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尤其富含维生素A食物,如动物的肝脏和胡萝卜,防止角膜混浊、软化、穿孔。如体温复升要警惕继发细菌感染。告知病人及家属对未脱落的皮屑不要强行撕剥,不要用硷性肥皂清洗,对脱屑后的皮肤色素沉着,不要太在意,1-2周便会消失。
4.4 对体质好无并发症的年长儿童、成人、可在家隔离治疗护理,指导家长做好消毒隔离,皮肤护理及病情观察,防止继发感染,如出现并发症应及时住院治疗,另外在麻疹流行期间,小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不要盲目的冷敷,乙醇擦浴,药物降温等,以防麻疹内陷、出症不透、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 谭德明麻疹.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85-88, 百拇医药(樊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