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编号:13588148
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85
     【摘 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脑血管病人13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依据患者脑血管病后有无痴呆症状分组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MMSE评分、ADL评分、HIS评分以及神经缺损症状、颅脑影像学病变特征。结果:痴呆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非痴呆组患者明显更低,而痴呆组患者的ADL、HIS评分较非痴呆组患者显著更高(P<0.05);痴呆组患者与非痴呆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对比中,痴呆组患者的年龄超过75岁、受教育年限≤6年、存在脑卒中病史、合并糖尿病者的占比均较非痴呆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痴呆组患者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左半球脑梗死/出血以及前循环障碍和多发腔隙性梗死的占比均较非痴呆组患者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出现痴呆的风险较高,血管性痴呆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患者脑血管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卒中病史、合并糖尿病以及高龄和受教育水平等。

    【关键词】脑血管病;认知功能;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013-02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导致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理性原因,对于人类健康及安全产生严重威胁。血管性痴呆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或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疾病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所引发的痴呆[1]。而血管性痴呆属于老年期痴呆疾病中的重要类型,也是现阶段唯一一种能够预防的痴呆疾病类型。通过评估脑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程度、探讨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拟订患者的预防、治疗、康复措施,对于降低脑血管病后患者发生痴呆风险有重要作用[2]。本次研究通过评估脑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着重探讨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治疗、康复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13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关于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经由CT检查或者MRI检查确诊为脑血管疾病;3)发病前并无痴呆症状;4)发病前未合并精神障碍、意识障碍和视听障碍等;排除标准:非血管性痴呆疾病患者,包括帕金森和AD等。依据患者脑血管病后有无痴呆症状进行分组,并分别纳入痴呆组和非痴呆组。痴呆组资料:共计68例,男性39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62~89岁,平均(70.3±0.4)岁。非痴呆组:共计70例,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范围60~89岁,平均(71.2±0.3)岁。两组观察对象在一般线性资料对比中均衡度高,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均应用MMSE智能状态量表、ADL日常生活量表进行痴呆与否判别。同时应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实施评估,分型标准如下:>30分者为重度,16~30分者为中度,<16分者为轻度。应用HIS缺血指数量表对患者的缺血情况进行评估。

    1.3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MMSE、ADL、HIS评分;(2)比较痴呆组患者与非痴呆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合并症情况等;(3)比较两组患者的脑血管病病变特征情况,包括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缺血/出血部位以及受累血管情况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7.0处理,均数±标准差用( )表示,实施t检验,采用率用%表示,實施卡方检验,将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MMSE、ADL、HIS评分比照

    痴呆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非痴呆组明显更低,而痴呆组患者的ADL、HIS评分则较非痴呆组显著更高,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分析

    痴呆组患者与非痴呆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对比中,痴呆组患者的年龄超过75岁、受教育年限≤6年、存在脑卒中病史、合并糖尿病者的占比均较非痴呆组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患者高龄、合并糖尿病以及文化程度较低均是引起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两组患者在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方面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2.3两组患者的脑血管病相关特征比照

    痴呆组患者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左半球脑梗死/出血以及前循环障碍和多发腔隙性梗死的占比均较非痴呆组患者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痴呆组与非痴呆组患者在中度、轻度神经功能缺损、右半球与脑干小脑梗死/出血以及后循环障碍对比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血管性痴呆是临床中的常见的痴呆类型,是指发生于缺血/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基础之上,患者出现的获得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发病率逐年递增,成为现阶段危害社会公共健康的重要疾病问题[3]。血管性痴呆以及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均是老年患者出现痴呆的主要病因,两者可能独立存在,也有可能并发或者先后发生,同时脑血管疾病还将促使患者阿尔茨海默症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因而血管性痴呆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4]。多数患者在出现血管性痴呆前伴随脑血管疾病史,这提示血管性痴呆也是各类血管因素共同作用的最终结果,并且在患者的病因机制当中也发挥着主导性作用[5]。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后,由于其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使得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基,导致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凋亡以及坏死,进而引发患者脑室周边白质疏松以及脑组织萎缩,因此更容易引发患者认知障碍。, 百拇医药(李斌)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