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上旬刊)》 > 20185
编号:13588512
高校女大学生月经状况调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85
     【摘 要】目的:了解高校女大学生月经状况,为高校开展女性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锦州市三所高校1012名女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女大学生在初潮年龄<13岁的女生中,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发生率更高。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3.3%,初潮年龄早、睡眠质量差、学习压力大、害怕月经来潮、痛经是经前期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女大学生的经前期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开展大学生经期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和痛经与经前期综合征预防控制非常必要。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289-02

    目前,全球青春期女性生殖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及时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已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心的课题。青春期女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上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一方面女生青春期发育提前,但心理发育相对落后,容易出现月经相关问题。另一方面受我国传统保守文化影响,学校青春期教育的薄弱,女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匮乏,更易受到月经相关问题困扰。本文通过对1012名女大学生的月经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其月经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从而为青年女性相应预防保健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辽宁省锦州市三所高校1012名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锦州医科大学349(34.5%)人、辽宁工业大学235(23.2%)人、渤海大学428(42.3%)人。

    1.2 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1],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根据预调查结果,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和John Bancroft编制的经前期综合征量表[2],分别对锦州医科大学,渤海大学,辽宁工业大学的学生随机调查。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反复发生在经前,影响妇女日常生活和工作,涉及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并对妇女日常生活的安宁有明显影响的症候群[3]。PMS量表包括身体和情绪异常两方面内容,涵盖腹胀、偏头痛、抑郁、易激动等12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小于6分为无症状者,6-10分为轻度,11-20分为中度,大于20分为重度。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等方法;定性资料和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按α=0.05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月经初潮年龄

    调查结果显示,初潮年龄最小为10岁,最大为17岁,平均为(13.32±1.33)岁。13岁以前月经来潮者有190(18.77%)人,13-15岁有731(72.23%)人,16岁以后有91(8.99%)人。经正态性检验,月经初潮年龄服从正态分布。

    2.2 PMS发生率

    女大學生中PMS的发生率为33.3%%,其中238(23.4%)人为轻度,77(7.6%)人为中度,21(2.1%)人为重度。

    2.3 PMS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初潮年龄早、睡眠质量差、学习压力大、熬夜、独生子女、害怕月经来潮、痛经可能与PMS的发生有关。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提示我们,女生青春期发育提前,月经初潮提前已成趋势,而月经初潮提前将导致月经相关疾病(如痛经、PMS)的发病率增加,应引起关注,并积极做好月经相关疾病预防保健工作。

    PMS的特点是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段反复出现干扰女性生活的生理、心理、行为的改变。本研究中PMS的发生率为33.3%。多因素分析表明PMS与初潮年龄提前、睡眠质量差、学习压力大、害怕月经来潮及痛经相关。PMS的发生与其对月经态度相关,与Gulten[4]的结论一致,可能是由于PMS为典型的心身性疾病,其发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女大学生对月经的害怕心理会导致其产生焦虑抑郁等经前期相关症状。这提示我们在女大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我们应将引导女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月经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由于学校未对女大学生的月经相关疾病进行系统教学,大部分女大学生对PMS相关知识了解不够。PMS在高校女大学生中发生率偏高的情况下,加强PMS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活动,使女大学生认识并重视PMS显得尤为重要。乳房胀痛为PMS一项常见躯体症状,研究中也发现,女大学生经前期乳房胀痛的发生率高,由于约有1/3以上的乳腺增生疾病是由痛经导致[5],因此痛经与PMS的高发会造成乳腺增生等乳腺疾病的发生是可以预见的,且多于90%的学生不熟悉乳房保健和乳房自查的方法,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女大学生乳腺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可作为今后健康教育新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王艳红,罗琼,马洁,等.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女生经前期综合征相关症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2):1513-1515.

    [2]JOHN BANCROFT.Premenstrual Syndrome:a reappraisal of the concept and the evidence[J].Psychological Medicine,1993,24:3.

    [3]熊丽丽,许阁.女大学生性格类型对围月经期相关症状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8):991-993.

    [4]GULTEN G,AYSE K,Aygul A.Premenstrual Syndrome and attitudes toward menstruation in a sample of nursing students[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Obstetrics & Gynecology,2012,33(3):106–111.

    [5]朱蒙蒙,颜康康,邓伟国.青少年女性痛经危险因素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 ,29(2):4237-4239., http://www.100md.com(喻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