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炎
编号:13588230
益胃生津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85
     【摘 要】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益胃生津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10月-2018年10月,120例本院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研究,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益胃生津汤+西药治疗,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效果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益胃生津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积分,值得应用。

    【关键词】益胃生津汤;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055-0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局部或广泛胃组织粘膜固有腺体萎缩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病,该项疾病病程迁移较快,且临床根治较为困难,临床常见上腹饱胀、嗳气、胃钠减退等症状,应及早实施安全、有效、科学治疗。临床针对该项疾病多实施西药治疗,虽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病情有一定效果,但临床实际效果不太显著。资料显示[1],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中医理论实施治疗,具有极高价值,故为探讨益胃生津汤临床价值,随机选择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纳入120例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2组(入院日期单双号),即每组60例样本。实验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2.5±18.5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5±4.5年;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4.5±20.5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7.0±6.0年;精密、细致分析2组临床资料,均符合临床相关规定(P>0.05),待患者家属了解治疗方法,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可实施研究。研究实施前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

    1.2方法

    实验组:益胃生津汤+西药治疗,方剂:黄连5g、炙甘草5g、吴茱萸5g、丹参25g、黄芪25g、蒲公英25g、白芍15g、莱菔子15g、白术20g、麦冬10g、当归10g、乌梅10g、枳壳10g、半夏10g,混合后水煎取汁服用,每日1剂,日服2次,治疗3月。西药剂量如下。

    对照组:西药多潘立酮片+维酶素片+法莫替丁治疗,治疗期间加强饮食控制,保持科学、健康饮食规律。具体剂量如下:(1)多潘立酮片:国药准字:H20031280,生产企业: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口服,10mg/次,3-4次/天;(2)维酶素片:国药准字:H41024448,生产企业:乐普恒久远药业有限公司,口服,0.8g/次,3次/天;(3)法莫替丁:国药准字:H44021617,生产企业: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口服,20mg/次,2次/天,治疗3月。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症状评分评估

    结合中药新药指导原则就痞满、纳差、嗳气、嘈杂等症状进行评估,每项分值0-4分,得分与症状缓解程度呈反比。

    1.3.2临床疗效评估

    结合中医辨证理论就3月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估,(1)显效:胃镜检查显示炎症消失,胃体组织未见萎缩和增生征象;(2)有效:胃镜检查显示炎症基本消失,胃体组织萎缩和增生征象较轻;(3)无效:胃镜检查显示炎症未消失,胃体组织萎缩和增生征象明显[2]。

    1.4统计学处理

    SPSS22.0,计量资料(临床症状评分)用t、(x-±S)进行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以X2、%进行检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进行表示。

    2 结果

    2.1临床症状评分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评估,详见表1,数据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2.2临床疗效

    实验组:显效30(50.00%)例,有效25(41.67%)例,无效5(8.33%)例,总有效率91.67%(55/60);对照组;显效24(40.00%)例,有效22(36.67%)例,无效14(23.33%)例,总有效率76.67%(46/60);两组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X2=5.0651,P=0.0244。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是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引起痰湿内蕴、气血受阻,故此在实施中医治疗中应遵循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原则。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痞满、纳差、嗳气、嘈杂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91.67%高于对照组,这与刘泉[3]研究一致,故此证实益胃生津汤临床价值。分析:益胃生津汤具有健脾、益气、活血功效,其方剂中含有黄连、蒲公英(清热解毒)、炙甘草(补脾和胃)、吴茱萸(疏肝下气、散寒止痛)、丹参(活血、止痛)、黄芪(补气)、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白术(补气健脾)、麦冬(消炎抗菌)、当归(润肠通便)、乌梅(止呕、止泻)、枳壳(行气化瘀)、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将其混合后凉水煎服,共奏化瘀、通络、健脾、益气功效。多潘立酮片可增强胃动力,促进胃肠蠕动;维酶素片可增强胃体粘膜营养,促进胃黏膜修复;法莫替丁对抑制胃酸效果明显,联合使用对缓解胃体炎症状态,延缓腺体萎缩价值明显。

    综合上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益胃生津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积分,值得应用,且实施后安全性较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饮食质量。但本次研究选取样本数量较少,故本次研究未对治疗后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在后期研究中需延长研究时间,提高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秦永亮.益胃生津汤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5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9):175.

    [2]叶德赢.益胃生津汤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2):105.

    [3]刘泉.益胃生津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3):129-130+133., 百拇医药(李树广)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