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上旬刊)》 > 201811
编号:13572045
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开放性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8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贵州省骨科医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各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45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77例,年龄45~89岁,平均63.4岁,病程3~134月,平均20.4月。纳入标准:(1)症状、体征、影像学符合腰椎管狭窄症;(2)单节段腰椎管狭窄;(3)保守治疗3月以上效果不佳;(4)无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无明确手术禁忌。排除标准:(1)腰椎滑脱不稳;(2)脊柱侧弯畸形;(3)体重指数(BMI)≥35kg/m2。行MIS-TILF患者55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30例,年龄64.2±19.4岁,病程平均20.2月。行PLIF患者9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62.2±18.8岁,病程平均20.6月。

    1.2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同时间血肌酸激酶水平(CK)、术前术后视觉评分(VAS)、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融合率。

    1.3 方法:

    回顾分析145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比较MIS-TLIF组与PLIF组患者术前VAS、ODI,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1天CK水平、VAS、ODI,术后3天CK水平、VAS、ODI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