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全麻手术的896例患者,对其术后发生EA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96例全麻手术患者中,发生EA99例,EA發生率为11.05%(99/896);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ASA分级、术中补液、术后镇痛、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PACU停留时间与EA呈明显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ASA分级、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A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年龄、术后镇痛、ASA分级、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是EA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
【关键词】麻醉恢复期躁动;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288-02
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为麻醉常见并发症,指的是全麻苏醒期患者出现的兴奋、躁动、定向功能障碍等,主要表现为肢体无意识性动作、无理性言语、语无伦次、哭喊、呻吟、妄想等,严重者影响术后恢复或危及生命,故防止EA发生是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对此,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896例全麻手术患者进行EA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期为手术患者安全复苏提供科学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896例全麻手术患者,其中男474例,女422例,年龄19~88岁,ASA分级:Ⅰ~Ⅲ级。手术类型包括普外科、胸外科、妇瘤科、骨科、泌尿外科、头颈外科手术。本研究排除术前长期吸烟、吸毒、酗酒、滥用药物、视力与听力异常、意识障碍、器质性脑病、精神及神经疾病病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颅脑手术。
1.2 麻醉方法:
麻醉入室后进行心电图(ECG)、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开放静脉通路,麻醉诱导药物包括舒芬太尼、异丙酚、罗库溴铵、咪达唑仑,诱导药物及用量由麻醉师视情况决定。麻醉诱导成功后行气管插管,随后采取机械通气。术中给予瑞芬太尼、异丙酚维持麻醉,间断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维持肌肉松弛,若出现心动过缓静注阿托品。术毕停止给予麻醉药物[2]。
1.3 观察指标:
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ASA分级、术中补液、术后镇痛、放置导尿管时间、麻醉方式、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取χ2检验或t检验,对差异显著的变量做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ASA分级、术中补液、术后镇痛、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PACU停留时间与EA呈明显相关(P<0.05)。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SA分级、术后镇痛、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是EA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年龄、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ASA分级、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是独立危险因素,具体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ASA分级、术中补液、术后镇痛、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PACU停留时间与EA的发生明显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ASA分级、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是独立危险因素[3]。EA男性多于女性,考虑可能与男女对疼痛等刺激的耐受程度差异有关。EA<60岁者多于老年人,多与老年人对外界反应能力较差有关。ASA分级高的患者更易发生EA,主要与患者体质有关,ASA分级越高,患者体质越差,手术与麻醉时,其心率与血压波动明显,患者所需的麻醉药物剂量也偏小。然大部分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存在抑制作用,故易造成麻醉药物给予量相对不足,导致麻醉深度较浅,进而引发EA[4]。患者手术过程中,补液程度过高容易引发肺水肿,影响呼吸功能恢复,故易导致EA。术后镇痛之所以是EA的保护因素,是因疼痛可引发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若不给予控制可严重影响患者情绪,导致EA。故术后采取充分镇痛措施,有助于减轻伤口疼痛对人体形成的刺激,进而减少EA。
参考文献
[1]丁佐梅. 麻醉恢复室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1):126-128.
[2]周冬艳. 神经外科患者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43):22-23.
[3]王云霞, 王会文, 侯春梅. 神经外科患者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8).
[4]禚艳丽, 褚海辰, 江岩. 胸外科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多因素回顾性分析[J]. 齐鲁医学杂志, 2016(06):42-44+48., http://www.100md.com(唐燕斌 徐成琳)
【关键词】麻醉恢复期躁动;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288-02
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为麻醉常见并发症,指的是全麻苏醒期患者出现的兴奋、躁动、定向功能障碍等,主要表现为肢体无意识性动作、无理性言语、语无伦次、哭喊、呻吟、妄想等,严重者影响术后恢复或危及生命,故防止EA发生是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对此,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896例全麻手术患者进行EA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期为手术患者安全复苏提供科学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896例全麻手术患者,其中男474例,女422例,年龄19~88岁,ASA分级:Ⅰ~Ⅲ级。手术类型包括普外科、胸外科、妇瘤科、骨科、泌尿外科、头颈外科手术。本研究排除术前长期吸烟、吸毒、酗酒、滥用药物、视力与听力异常、意识障碍、器质性脑病、精神及神经疾病病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颅脑手术。
1.2 麻醉方法:
麻醉入室后进行心电图(ECG)、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开放静脉通路,麻醉诱导药物包括舒芬太尼、异丙酚、罗库溴铵、咪达唑仑,诱导药物及用量由麻醉师视情况决定。麻醉诱导成功后行气管插管,随后采取机械通气。术中给予瑞芬太尼、异丙酚维持麻醉,间断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维持肌肉松弛,若出现心动过缓静注阿托品。术毕停止给予麻醉药物[2]。
1.3 观察指标:
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ASA分级、术中补液、术后镇痛、放置导尿管时间、麻醉方式、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取χ2检验或t检验,对差异显著的变量做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ASA分级、术中补液、术后镇痛、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PACU停留时间与EA呈明显相关(P<0.05)。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SA分级、术后镇痛、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是EA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年龄、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ASA分级、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是独立危险因素,具体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ASA分级、术中补液、术后镇痛、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PACU停留时间与EA的发生明显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ASA分级、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是独立危险因素[3]。EA男性多于女性,考虑可能与男女对疼痛等刺激的耐受程度差异有关。EA<60岁者多于老年人,多与老年人对外界反应能力较差有关。ASA分级高的患者更易发生EA,主要与患者体质有关,ASA分级越高,患者体质越差,手术与麻醉时,其心率与血压波动明显,患者所需的麻醉药物剂量也偏小。然大部分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存在抑制作用,故易造成麻醉药物给予量相对不足,导致麻醉深度较浅,进而引发EA[4]。患者手术过程中,补液程度过高容易引发肺水肿,影响呼吸功能恢复,故易导致EA。术后镇痛之所以是EA的保护因素,是因疼痛可引发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若不给予控制可严重影响患者情绪,导致EA。故术后采取充分镇痛措施,有助于减轻伤口疼痛对人体形成的刺激,进而减少EA。
参考文献
[1]丁佐梅. 麻醉恢复室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1):126-128.
[2]周冬艳. 神经外科患者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43):22-23.
[3]王云霞, 王会文, 侯春梅. 神经外科患者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8).
[4]禚艳丽, 褚海辰, 江岩. 胸外科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多因素回顾性分析[J]. 齐鲁医学杂志, 2016(06):42-44+48., http://www.100md.com(唐燕斌 徐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