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疼痛的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骨质疏松疼痛患者在神经阻滞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与银质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疼痛患者计56例,随机分为采用神经阻滞术治疗对照组(n=28)与联合应用中药与银质针干预实验组(n=28),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疼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疗效理想,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质疏松;疼痛;神经阻滞术;银质针
【中图分类号】R5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129-01
骨质疏松高发于中老年群体,女性略多于男性,常伴随压缩性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严重的影响,临床可采用的治疗方案较多,如神经阻滞、银质针治疗、射频治疗等,但在单独应用的情况下,疗效并不理想[1]。为探究对骨质疏松疼痛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入手,以我院收治骨质疏松疼痛患者为对象,分析了单采用神经阻滞治疗与联合中药与银质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疼痛患者计56例,随机分为采用神经阻滞术治疗对照组(n=28)与联合应用中药与银质针干预实验组(n=28)。对照组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61~82岁,均数(69.5±4.2)岁,实验组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60~83岁,均数(69.4±4.4)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经临床检验确诊为骨质疏松,属于钝性疼痛,年龄在60岁以上,已经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可诱发疼痛原发性疾病及认知功能异常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术进行治疗,术中取俯卧位,腹部下置薄垫,取受损或疼痛位置,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穿刺,使用体积分数1%利多卡因4ml局麻,而后使用长10cm的22G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地塞米松(剂量为10mg)+2%利多卡因(剂量为1ml)+氯化钠注射液(剂量为3.75ml)混合溶液。实验组在此同时,联合中药与银质针方案干预。中药方剂以六味地黄丸为住房,包括山药12g,淫羊藿12g,熟地12g,茱萸肉10g,杜仲12g,茯苓10g,补骨脂12g,当归8g,川牛膝10g,丹皮8g,延胡索8g,甘草5g,并结合患者症状加减用药,如气虚,可用黄芪、党参等,如阴虚可加龟板,如腹胀加入大腹皮,便秘可加入火麻仁等,每日1剂,水煎后取汁300ml,分早晚两次均服。银质针治疗时取俯卧位,找到压痛点并标记,以10~15个为宜,常规消毒使用1%利多卡因皮内麻醉,使用银质针于压痛点直刺或斜刺,待针尖到达肌肉附着骨面,可感强烈针感即可,而后使用银质针导热巡检仪,维持接触面42℃,加热20min,即可拔除银质针。拔针后需使用无菌纱布按压针眼,并做好消毒,間隔3~5d后可进行下次治疗。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临床疗效,疼痛与体征消失,判定为显效,症状与体征改善,偶尔伴随隐痛,判定为有效,未见显著改善判定为无效[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以及功能障碍情况,分别采用VAS评分以及ODI评分进行判定。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在Excel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疼痛与功能障碍
实验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为(0.61±0.52)分,低于对照组(1.37±0.84)分,P<0.05(t=3.7687,P=0.0005)。实验组功能障碍评分为(13.24±2.68)分,低于对照组(20.32±5.61)分,P<0.05(t=5.5788,P=0.0000)。
3 讨论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疼痛,采用神经阻滞术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疼痛问题,但对于神经牵拉以及压迫等无明显改善作用。从中医角度看,骨质疏松可归为“骨枯”“骨痿”等范畴,中年发生,老年进展成疾,以肾虚为本,在治疗上,需要以补肾、强筋、健骨为基础治疗原则。而在采用中药联合银质针治疗的情况下,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剂,配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加减用药,能够起到强筋壮骨,补肾滋阴的功效[3]。而配合银质针治疗,则可进一步加快局部的微循环血液灌注,可为神经提供养分,且能够疏通经络,改善患者的疼痛,另外也有利于加局部代谢物质的消解,能够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可促进至痛物质的排除,镇痛作用安全有效且无毒副作用[4]。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后,实验组患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治疗方案疗效理想。综上所述,对老年骨质疏松疼痛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疗法可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肢体功能水平,对患者的康复有显著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明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7):54-56.
[2] 杨绪枫.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12):71-71.
[3] 陈晓敏, 曾沛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4(5):128-130.
[4] 张学锋, 陈旭娇, 马晔琳.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疼痛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10):175-177., 百拇医药(常慧 杨俊 焦佳美 白帅 陈玉婷)
【关键词】骨质疏松;疼痛;神经阻滞术;银质针
【中图分类号】R5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129-01
骨质疏松高发于中老年群体,女性略多于男性,常伴随压缩性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严重的影响,临床可采用的治疗方案较多,如神经阻滞、银质针治疗、射频治疗等,但在单独应用的情况下,疗效并不理想[1]。为探究对骨质疏松疼痛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入手,以我院收治骨质疏松疼痛患者为对象,分析了单采用神经阻滞治疗与联合中药与银质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疼痛患者计56例,随机分为采用神经阻滞术治疗对照组(n=28)与联合应用中药与银质针干预实验组(n=28)。对照组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61~82岁,均数(69.5±4.2)岁,实验组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60~83岁,均数(69.4±4.4)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经临床检验确诊为骨质疏松,属于钝性疼痛,年龄在60岁以上,已经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可诱发疼痛原发性疾病及认知功能异常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术进行治疗,术中取俯卧位,腹部下置薄垫,取受损或疼痛位置,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穿刺,使用体积分数1%利多卡因4ml局麻,而后使用长10cm的22G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地塞米松(剂量为10mg)+2%利多卡因(剂量为1ml)+氯化钠注射液(剂量为3.75ml)混合溶液。实验组在此同时,联合中药与银质针方案干预。中药方剂以六味地黄丸为住房,包括山药12g,淫羊藿12g,熟地12g,茱萸肉10g,杜仲12g,茯苓10g,补骨脂12g,当归8g,川牛膝10g,丹皮8g,延胡索8g,甘草5g,并结合患者症状加减用药,如气虚,可用黄芪、党参等,如阴虚可加龟板,如腹胀加入大腹皮,便秘可加入火麻仁等,每日1剂,水煎后取汁300ml,分早晚两次均服。银质针治疗时取俯卧位,找到压痛点并标记,以10~15个为宜,常规消毒使用1%利多卡因皮内麻醉,使用银质针于压痛点直刺或斜刺,待针尖到达肌肉附着骨面,可感强烈针感即可,而后使用银质针导热巡检仪,维持接触面42℃,加热20min,即可拔除银质针。拔针后需使用无菌纱布按压针眼,并做好消毒,間隔3~5d后可进行下次治疗。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临床疗效,疼痛与体征消失,判定为显效,症状与体征改善,偶尔伴随隐痛,判定为有效,未见显著改善判定为无效[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以及功能障碍情况,分别采用VAS评分以及ODI评分进行判定。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在Excel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疼痛与功能障碍
实验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为(0.61±0.52)分,低于对照组(1.37±0.84)分,P<0.05(t=3.7687,P=0.0005)。实验组功能障碍评分为(13.24±2.68)分,低于对照组(20.32±5.61)分,P<0.05(t=5.5788,P=0.0000)。
3 讨论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疼痛,采用神经阻滞术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疼痛问题,但对于神经牵拉以及压迫等无明显改善作用。从中医角度看,骨质疏松可归为“骨枯”“骨痿”等范畴,中年发生,老年进展成疾,以肾虚为本,在治疗上,需要以补肾、强筋、健骨为基础治疗原则。而在采用中药联合银质针治疗的情况下,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剂,配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加减用药,能够起到强筋壮骨,补肾滋阴的功效[3]。而配合银质针治疗,则可进一步加快局部的微循环血液灌注,可为神经提供养分,且能够疏通经络,改善患者的疼痛,另外也有利于加局部代谢物质的消解,能够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可促进至痛物质的排除,镇痛作用安全有效且无毒副作用[4]。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后,实验组患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治疗方案疗效理想。综上所述,对老年骨质疏松疼痛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疗法可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肢体功能水平,对患者的康复有显著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明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7):54-56.
[2] 杨绪枫.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12):71-71.
[3] 陈晓敏, 曾沛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4(5):128-130.
[4] 张学锋, 陈旭娇, 马晔琳.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疼痛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10):175-177., 百拇医药(常慧 杨俊 焦佳美 白帅 陈玉婷)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下丘脑-垂体疾病 > 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