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子宫肌瘤
编号:13545168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7
     【摘 要】目的:探讨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内收治的72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象,都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与治疗后血红蛋白、子宫及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72例患者中,5例出现不良反应,3例食欲不振,1例疲乏无力,1例恶心,发生率为6.9%(5/72)。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建议推广。

    【关键词】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144-02

    子宫肌瘤(Hysteromyoma)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也可称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至今为止,关于子宫肌瘤的病因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其发生可能与正常肌层细胞突变、性激素与局部生长因子间的复杂作用有关。最近这些年,子宫肌瘤发生率逐年升高,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且多发生在45岁左右的围绝经期妇女中,临床上,一旦确诊,需尽早对症治疗。本文笔者为了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选择72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内收治的72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诊断标准;(2)临床上,以下腹坠胀、经期延长、排尿困难、经量增多、贫血等为显著表现;(3)年龄40-55岁,女性;(4)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有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愿参与研究者;(2)年龄<40岁,或者年龄>55岁的患者;(3)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4)半年内,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者;(5)行为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患者;(6)失语失聪、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本组72例患者,年龄区间41-54岁,平均年龄(48.91±2.38)岁,肿瘤大小2-7cm,平均(5.12±0.24)cm。

    1.2方法

    本组72例患者都给予米非司酮(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02)治疗,口服用药,12.5mg/次,每日1次,持续 用药3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子宫及肌瘤体积变化,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其中,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予以T值检验,将0.05作为临界值,检验值P低于临界值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红蛋白、子宫及肌瘤体积变化

    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子宫及肌瘤体积变化,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不良反应

    本组72例患者中,5例出现不良反应,3例食欲不振,1例疲乏无力,1例恶心,发生率为6.9%(5/72)。

    3 讨论

    子宫肌瘤,发病率高,很多病人并无明显症状,在盆腔检查或者超声检查中,偶然发现,也有部分患者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子宫出血、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疼痛、白带增多、贫血、不孕及流产等,极少数子宫肌瘤病人可出现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等症状。近些年,子宫肌瘤发生率逐年升高,其临床诊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子宫肌瘤是常见妇科疾病,严重时,需切除子宫,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子宫分泌功能,作用于机体生理与病理,可产生多种活性物质。如果绝经前,切除子宫,容易造成各种并发症,常见的有冠心病、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等。医学上认为,子宫肌瘤发病可能与孕激素有关,其对子宫肌瘤生长有促进作用。在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较多,可见,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

    关于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根据发病及生理特点,选择性用药。围绝经期,雌激素与孕激素分泌量少,且容易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属于新型抗孕激素,可结合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相比黄体酮,其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高出5倍左右,口服tmax为1?3小时,生物利用度约为7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8%,消除t1/2约18小时。米非司酮,属于类固醇,其对受体水平抗糖皮质醇及抗孕酮产生作用,降低抗孕酮的活性,抑制孕激素受体基因及上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抑制孕激素,控制子宫肌瘤生长。孕激素与米非司酮间能够竞争性结合,抑制孕激素扩张肌瘤血管,减少血供,促使瘤体缩小。如果长期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直接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产生作用,缓解贫血症状,促使病人提前闭经,瘤体水平下降,肌瘤减小。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高于治疗前,而子宫及肌瘤体积小于治疗前,P<0.05,且72例患者仅5例出现不良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心、肝、肾脏疾病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长期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异位妊娠、出血紊乱、不顺应治疗用药者、不理解治疗作用者、卟啉症、宫内装置IUD、过敏者等病人禁止使用米非司酮。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效果满意,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婕,张敏,胡春艳;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66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

[2] 赵云;王家美;李昌云;;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48例[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

[3] 李秋梅;;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99例临床观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8, http://www.100md.com(盛小芳)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子宫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