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居家护理移动APP在中青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评价
【摘 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青年患者应用互联网+居家护理移动APP的效果及预后。方法:择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中青年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随访组和移动组,每组各42例,随访组患者接受常规随访,移动组患者采用移动APP管理,对比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糖尿病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干预3个月后,移动组患者的糖尿病指标均优于随访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中青年患者应用移动APP管理,相较于常规随访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糖尿病指标,效果和预后令人满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居家护理移动APP;2型糖尿病;中青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219-01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多见的内分泌疾病,是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非传染病。有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习惯、血压血脂等与其病情转归联系密切,科学的健康管理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1]。本研究择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中青年患者,探讨2型糖尿病中青年患者应用互联网+移动APP的效果及预后,现做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中青年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随访组和移动组,每组各42例。纳入:①确诊为2型糖尿病;②意识清楚无障碍;③能够使用手机配合管理;排除:①无法使用手机者;②有认知障碍者;③不愿参与研究者。随访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4岁,平均(37.9±3.2)岁,移动组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4岁,平均(37.2±3.4)岁。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随访组患者接受常规随访,定期电话随访患者,提醒患者遵医嘱服药、饮食、运动,定期复查。
移动组患者采用移动APP管理,分为患者端、监管端和护士端,三者均能够通过自己的账号密码登陆进行操作,通过移动APP与患者互动,解答患者疑惑,给予患者指导和应急处理,建立患者的档案让患者上传相关数据指标并进行收集。根据收集的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患者后续的自护指导。此外,app本身具有健康广播、预约复诊和低血糖提醒等功能,让患者更加了解糖尿病相关信息,能够及时到院复查,更好地掌握自身血糖情况。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糖尿病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为计量资料,表达为(),接受T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3个月后,移动组患者的糖尿病指标均优于随访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近几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使得人们的饮食和生活也产生了改变,摄入的糖分明显增加,使得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患者的出院自护管理情况会对患者的血糖控制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患者出院后应给予有效的随访管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在医疗方面衍生出居家移动APP,实现医患、护患的线上互动,实时掌握患者情况并给予处理建议,指导患者进行更好地自护,促进预后[2]。
本研究中,接受APP管理的患者其空腹血糖(7.34±2.48)mmol/L)、餐后2h血糖(8.39±2.95)mmol/L)、糖化血红蛋白(8.39±2.95)%均优于常规随访患者,说明应用移动app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血糖,与戴莉敏[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具有可靠性。
4 结语
綜上,针对2型糖尿病中青年患者应用互联网+居家护理移动APP管理,相较于常规随访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糖尿病指标,效果和预后令人满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互联网+居家护理移动APP;2型糖尿病;中青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219-01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多见的内分泌疾病,是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非传染病。有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习惯、血压血脂等与其病情转归联系密切,科学的健康管理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1]。本研究择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中青年患者,探讨2型糖尿病中青年患者应用互联网+移动APP的效果及预后,现做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中青年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随访组和移动组,每组各42例。纳入:①确诊为2型糖尿病;②意识清楚无障碍;③能够使用手机配合管理;排除:①无法使用手机者;②有认知障碍者;③不愿参与研究者。随访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4岁,平均(37.9±3.2)岁,移动组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4岁,平均(37.2±3.4)岁。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随访组患者接受常规随访,定期电话随访患者,提醒患者遵医嘱服药、饮食、运动,定期复查。
移动组患者采用移动APP管理,分为患者端、监管端和护士端,三者均能够通过自己的账号密码登陆进行操作,通过移动APP与患者互动,解答患者疑惑,给予患者指导和应急处理,建立患者的档案让患者上传相关数据指标并进行收集。根据收集的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患者后续的自护指导。此外,app本身具有健康广播、预约复诊和低血糖提醒等功能,让患者更加了解糖尿病相关信息,能够及时到院复查,更好地掌握自身血糖情况。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糖尿病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为计量资料,表达为(),接受T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3个月后,移动组患者的糖尿病指标均优于随访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近几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使得人们的饮食和生活也产生了改变,摄入的糖分明显增加,使得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患者的出院自护管理情况会对患者的血糖控制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患者出院后应给予有效的随访管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在医疗方面衍生出居家移动APP,实现医患、护患的线上互动,实时掌握患者情况并给予处理建议,指导患者进行更好地自护,促进预后[2]。
本研究中,接受APP管理的患者其空腹血糖(7.34±2.48)mmol/L)、餐后2h血糖(8.39±2.95)mmol/L)、糖化血红蛋白(8.39±2.95)%均优于常规随访患者,说明应用移动app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血糖,与戴莉敏[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具有可靠性。
4 结语
綜上,针对2型糖尿病中青年患者应用互联网+居家护理移动APP管理,相较于常规随访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糖尿病指标,效果和预后令人满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管理中应用移动APP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学,2017,23(30):140-141.
[2] 郭晶晶,彭卫群,周小玲.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3):10-12.
[3] 戴莉敏,霍孝蓉,莫永珍.互联网+居家护理移动APP在中青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8,32(20):56-61., 百拇医药(白玉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