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P > 皮肤瘙痒
编号:13528939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11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患使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6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53例为接受中药治疗的对照组病患,56例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的观察组病患,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68%(47/5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0%(38/53)(P<0.05);观察组病患的瘙痒频率、瘙痒程度、持续时间、瘙痒面积、自觉病情、睡眠、继发皮损以及皮肤干燥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患使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的治疗有效率较高,且对病患的病情缓解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应用效果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药;针灸;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050-02

    前言: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临床中一种和天气、季节、机体代谢及环境冷热改变密切相关的皮肤疾病,中老年人是其主要发病人群,且多发于冬季。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发病率约为10%,主要是中老年人由于皮肤退化萎缩,汗腺及皮脂腺分泌减少,进而导致皮肤干燥所致。此外,此病和甲亢、糖尿病、神经衰弱、恶性肿瘤、肝胆疾病、白血病等机体内部疾病相关。此病带来的瘙痒会让病患在搔抓的过程中,产生血痂、抓痕、色素沉着、湿疹或苔藓样变,有继发感染的风险,对病患的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本研究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6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探讨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患使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6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53例为对照组,53例为观察组。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病患均经临床诊断后确诊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无重要脏器或系统的严重疾病,同时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为61~83岁,平均年龄为(69.3±4.5)岁,病程为4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3±0.8)年;观察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为60~85岁,平均年龄为(68.8±4.6)岁,病程为3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4±0.9)年。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具有显著数据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病患进行口服当歸饮子加减方治疗,药物组成为黄芪40g、熟地25g、当归20g、生地20g、荆芥15g、刺蒺藜15g、防风15g、乌蛇15g、甘草10g。便秘病患加用瓜蒌、杏仁;口干多饮病患加用芦根、玄参;头昏目涩病患加用菊花、桑叶和枸杞子;失眠病患加用茯神、百合与合欢皮。每剂水煎后分为两份,分早晚服用,进行一疗程为期4周的治疗。

    为观察组病患在对照组口服当归饮子加减方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病患坐位,对凤池、百会、肾俞、肝俞以及太渊的双侧穴位处首先常规皮肤消毒,在用1~2寸28号不锈钢毫针刺入上述穴位,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天针灸一次。

    1.3临床观察指标

    使用4级评分法对两组病患治疗前后后的瘙痒频率、瘙痒程度、持续时间、瘙痒面积、自觉病情、睡眠、继发皮损以及皮肤干燥状况进行评分(每级5分,共4级,0分代表无,5分代表轻,10分代表中,15分代表重),并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确定:痊愈:疗效指数大于等于95%;显效:疗效指数大于等于70%;有效:疗效指数大于等于30%;无效:疗效指数小于30%。其中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S)表示病症评分等计量资料,用率(%)表示治疗有效率等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X2检验,当检验值P小于0.05时,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6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0%(P<0.05),见表1。

    观察组病患的瘙痒频率、瘙痒程度、持续时间、瘙痒面积、自觉病情、睡眠、继发皮损以及皮肤干燥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一种皮肤科的高发病及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较长、易反复。临床中的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有较高的副作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属于中医中的“痒风”、“风瘙痒”、“血风疮”的范畴,认为是由于老年人脏腑血气不足加之风邪扰动所致,主张进行活血、养血治疗。而当归饮子加减方则有养血益精、益气固表、祛风止痒、滋阴治疗,适宜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治疗。而对百会、风池的针灸可疏散基表风邪,针灸太渊则宣畅肺经,可益气生血、疏风散邪,对肝俞肾俞针灸则可补养肝肾,促进病患的治疗。本研究对53例观察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患进行了中药联合针灸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68%,显著高于仅接受中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71.70%(P<0.05);观察组病患的瘙痒频率、瘙痒程度、持续时间、瘙痒面积、自觉病情、睡眠、继发皮损以及皮肤干燥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患使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的治疗有效率较高,且对病患的病情缓解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应用效果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亮亮. 针药合用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血虚风燥型)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

[2] 蒋晨杰. 止痒颗粒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3] 倪广宝. 电针治疗慢性痒(CP)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血清IL-10、TNF-α水平影响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7.

[4] 李佳凝. 基于“病络”理论运用温阳通络方治疗阳虚型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百拇医药(欧阳梦)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P > 皮肤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