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颈椎病
编号:13501966
3D打印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3
     【摘 要】目的:观察在颈前路椎间融合术中应用3D打印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2至2018.12月使用3D打印椎间融合器行植骨融合术的30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颈椎 Cobb角、融合节段椎间高度、VAS 及JOA评分等指标。结果:术中内固定放置顺利,至随访结束,所有患者未见Cage脱出、位移等情况发生。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颈椎曲度、融合节段椎间高度、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将3D打印椎间融合器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颈椎病;3D打印;椎间融合器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041-01

    颈椎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的退变性疾病[1],颈前路椎间融合术对该病治疗效果显著,被视为颈椎病手术的金标准[2]。植骨融合是该术式的重要环节,减压所造成的椎间隙缺损如何选择合适的骨移植材料对术后实现骨融合尤为关键。目前临床上无论哪种形状和材料的植入物都因与人体正常组织匹配不良而出现稳定性差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3D打印椎间融合器在颈椎间盘摘除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的单节段患者。2.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者,可耐受手术。3.经6周以上正规保守治疗无效,保守治疗期间症状加重者。4.按时完成随访者。排除标准:1.椎间盘退变需行多阶段手术者。2.有明确颈椎外伤史,脊柱肿瘤以及其他脊柱相关疾病。3.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4.未按时随访者。

    根据纳入标准回顾性分析2016.12至2018.12月收治的行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治疗的 30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

    1.2 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全麻,取平卧位,头稍过伸,于肩背部垫软枕,手术开始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取颈前横行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常规显露椎体前方,透视定位病变颈椎,明确责任椎间隙,切开前方前纵韧带,显露病变椎体,于椎体上下缘置入固定钉,放置撑开器,适当撑开椎间隙,彻底摘除病变间盘,刮除软终板及椎体后缘骨赘,放入适宜型号Cage试模,冲洗、止血,然后将合适大小3D打印Cage植入椎间隙,去除撑开器,检查Cage固定可靠,取前路钛板应用螺钉固定于病变椎体前方并锁定。再次透视,见Cage及钛板位置良好。清洗术野,放入引流管,逐层缝合伤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 6个月、术后12个月时拍摄X线片,观察患者C2-7Cobb角[3]、融合節段椎间隙高度、VSA评分、JOA评分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对术前、术后各阶段的指标数值变化两两间进行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无伤口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出现。与术前相比,30例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6月时所有患者颈肩部疼痛症状完全缓解,术后颈椎JOA 评分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术后患者颈椎曲度均获得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术后各时段融合节段椎间高度较术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至随访结束,未发现融合器松动,固定器断裂等相关并发症。

    3 讨论

    颈椎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加,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植骨融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但因脊柱解剖结构复杂且特殊,对内固定材料精细度的要求很高,如何选择合适的骨移植材料对术后实现骨融合尤为关键。3D打印技术可实现内植物与人体解剖和功能的完美匹配,使植入物与上下椎板获得充分接触,从而增加融合器稳定性,促进骨与植入物的可靠整合[4]

    根据本文的研究数据,我们发现,在术后患者的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说明患者术前的疼痛在术后有了明显缓解,神经功能较术前也有良好的恢复,手术治疗是有效的。从本文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到,将3D打印椎间融合器用于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时,患者的病变椎间隙高度及颈椎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达到了应有的手术效果,远期随访未见cage下沉、Cobb 角明显减小或融合间隙上下颈椎不稳等现象。说明3D打印椎间融合器可以在术后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颈椎稳定性[5]

    综上,在颈前路术中应用3D打印融合器治疗单节段颈椎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是治疗颈椎病理想的内固定选择。

    参考文献

[1] Iyer A, Azad TD,Tharin S.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J]. Clinical Spine Surgery ,2016,16 (3):176-187.

[2] 张逸,刘国民,胡琦等,颈椎前路手术方式的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3):3786-3788.

[3] 王涛,周理乾,孙孟锟等,6种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4:323-327.

[4] 卢祺,于滨生,脊柱内植物的3D打印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6;30(9):1160-1165.

[5] 吴敏飞,王洋,矫健航等,3D打印椎间融合器在脊髓型颈椎病椎间盘摘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12(2):98-101., 百拇医药(李乐 孙贺)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