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治疗,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中,从中选择了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30例,前者接受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后者则接受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66.67%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较高,差异较为明显(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均较短,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时间相对较长,两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应用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脾动脉栓塞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0078-0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大多会出现脾功能亢进,该反应会对肝动脉血流造成一定的影响,加重患者肝脏功能受损,加速肝细胞坏死[1-2]。常规治疗中开腹脾切除术采用的较多,能够降低门静脉高压,但是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术后疼痛明显。脾动脉栓塞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临床中应用较多。本次研究对象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对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临床治疗结果的对比来证实脾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中,从中选择了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例数分别为19和11,年龄在24-6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5.10±10.18)歲,其中有22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8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例数分别为18和12,年龄在22-6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5.34±10.50)岁,其中有2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7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脾切除术,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后,逐层打开腹壁组织,对脾脏进行切除处理,之后将引流管放置好,关闭腹腔,手术完成。观察组采用脾动脉栓塞治疗术,采用seldinger 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穿刺成功后,插入导丝,透视观察导丝位置后交换置入 5F 导管鞘并固定,插入5F RH 导管至脾动脉主干,造影明确脾动脉血供及血管分支情况,插入微导管,将微导管头端置入选定好的靶血管内,将相应的栓塞材料混合注入,观察血流变化,反复多次造影以确定栓塞范围,当达到预期目标后停止注入栓塞剂。一般控制脾动脉栓塞范围在30%-60%[3]。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相关统计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计算,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达分析结果,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相关研究数据的对比用t检验。P<0.05时,表明两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不同。
2. 结果
2.1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
2.2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
3. 讨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一直以来主要进行手术治疗,常规的开腹脾切除术手术切口较大,延迟伤口愈合,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患者术后疼痛强烈,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脾动脉栓塞术在安全性和微创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介入治疗创伤小,术中出血量极少。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光鹏,朱志军,魏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继发脾功能亢进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9,25(12):952-956.
[2] 汤丽文.分析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4):56-57.
[3] 朱义红,黄钢,王书长,黄书立,陈敬奎,黄万里.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治疗疗效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5):142-143., 百拇医药(齐超彦 汪国祥)
【关键词】脾动脉栓塞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0078-0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大多会出现脾功能亢进,该反应会对肝动脉血流造成一定的影响,加重患者肝脏功能受损,加速肝细胞坏死[1-2]。常规治疗中开腹脾切除术采用的较多,能够降低门静脉高压,但是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术后疼痛明显。脾动脉栓塞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临床中应用较多。本次研究对象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对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临床治疗结果的对比来证实脾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中,从中选择了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例数分别为19和11,年龄在24-6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5.10±10.18)歲,其中有22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8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例数分别为18和12,年龄在22-6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5.34±10.50)岁,其中有2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7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脾切除术,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后,逐层打开腹壁组织,对脾脏进行切除处理,之后将引流管放置好,关闭腹腔,手术完成。观察组采用脾动脉栓塞治疗术,采用seldinger 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穿刺成功后,插入导丝,透视观察导丝位置后交换置入 5F 导管鞘并固定,插入5F RH 导管至脾动脉主干,造影明确脾动脉血供及血管分支情况,插入微导管,将微导管头端置入选定好的靶血管内,将相应的栓塞材料混合注入,观察血流变化,反复多次造影以确定栓塞范围,当达到预期目标后停止注入栓塞剂。一般控制脾动脉栓塞范围在30%-60%[3]。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相关统计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计算,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达分析结果,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相关研究数据的对比用t检验。P<0.05时,表明两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不同。
2. 结果
2.1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
2.2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
3. 讨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一直以来主要进行手术治疗,常规的开腹脾切除术手术切口较大,延迟伤口愈合,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患者术后疼痛强烈,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脾动脉栓塞术在安全性和微创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介入治疗创伤小,术中出血量极少。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光鹏,朱志军,魏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继发脾功能亢进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9,25(12):952-956.
[2] 汤丽文.分析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4):56-57.
[3] 朱义红,黄钢,王书长,黄书立,陈敬奎,黄万里.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治疗疗效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5):142-143., 百拇医药(齐超彦 汪国祥)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血液内科 > 贫血 > 脾功能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