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糖尿病病人应做哪些化验检查?
定期就诊,很有必要
常言道:“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威胁不仅在于它的高发生率,而且在于它能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下肢坏死、肾脏功能衰竭、失明等慢性并发症,造成残疾甚至过早死亡,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
目前糖尿病虽然没有根治的办法,但是可以争取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将糖尿病给人们带来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这要从一开始确诊糖尿病开始做起。很多初诊病人,一开始对糖尿病治疗不是很清楚,又沉浸在不能接受现实的苦闷中,没有很好的控制病情,导致并发症提早发生,这是很遗憾的事情。糖尿病病人必须定期就诊,采取满不在乎、不差不看的患者将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就诊,要控制时间间隔
初诊时最好到一家有内分泌科或糖尿病专科医院及比较熟练地掌握糖尿病防治技能的医生那里看病,能得到比较适当的检查、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后定期随诊的次数和间隔应该因病情而异,总的说来,控制越好、问题越少的间隔可以越大,但不宜超过两个月就医一次;控制越差、问题越多的越应该勤看、勤检查,以利于掌握病情变化,做出适当处理,有时需要每周就医一次。
化验检查结果,指导用药
初诊患者至少应做以下几种化验和检查:
1.检查空腹及餐后血糖。根据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情况,可以了解血糖水平,决定用药。
2.检查尿常规。检查尿常规不仅可以了解尿糖情况,更主要的是能观察出有没有尿酮体、尿蛋白,以利于临床分型和排除酮症存在的可能,同时了解有没有泌尿系感染等情况。
3.检查肝、肾功能。根据肝、肾功能的检查结果,可掌握肝脏及肾脏的情况,给选择用药提供依据,因为在肝、肾功能有较大损害时,有些口服降糖药是不宜使用的。
4.检查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高,而高密度脂蛋白低的患者需要适当使用调脂药物。
5.检查血压和血粘。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症和高血粘是糖尿病病人四大无形的杀手,初诊时就必须注意了解血压和血液流变学状况,并给予适当处理。
6.检查眼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症状,晚期则没有良好的控制方法,所以绝不能等到眼睛看不清楚之时再查眼底,必须主动了解糖尿病病人的眼科情况。即使眼底还没有什么改变,也可留下一个初始资料,以供日后对比。
7.检查身高和体重。对了解患者的基础情况很有帮助,有利于药物种类的选择,同时也给以后的体重监测留下一个基础材料,以供比较。, http://www.100md.com(罗春燕 向红丁)
常言道:“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威胁不仅在于它的高发生率,而且在于它能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下肢坏死、肾脏功能衰竭、失明等慢性并发症,造成残疾甚至过早死亡,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
目前糖尿病虽然没有根治的办法,但是可以争取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将糖尿病给人们带来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这要从一开始确诊糖尿病开始做起。很多初诊病人,一开始对糖尿病治疗不是很清楚,又沉浸在不能接受现实的苦闷中,没有很好的控制病情,导致并发症提早发生,这是很遗憾的事情。糖尿病病人必须定期就诊,采取满不在乎、不差不看的患者将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就诊,要控制时间间隔
初诊时最好到一家有内分泌科或糖尿病专科医院及比较熟练地掌握糖尿病防治技能的医生那里看病,能得到比较适当的检查、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后定期随诊的次数和间隔应该因病情而异,总的说来,控制越好、问题越少的间隔可以越大,但不宜超过两个月就医一次;控制越差、问题越多的越应该勤看、勤检查,以利于掌握病情变化,做出适当处理,有时需要每周就医一次。
化验检查结果,指导用药
初诊患者至少应做以下几种化验和检查:
1.检查空腹及餐后血糖。根据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情况,可以了解血糖水平,决定用药。
2.检查尿常规。检查尿常规不仅可以了解尿糖情况,更主要的是能观察出有没有尿酮体、尿蛋白,以利于临床分型和排除酮症存在的可能,同时了解有没有泌尿系感染等情况。
3.检查肝、肾功能。根据肝、肾功能的检查结果,可掌握肝脏及肾脏的情况,给选择用药提供依据,因为在肝、肾功能有较大损害时,有些口服降糖药是不宜使用的。
4.检查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高,而高密度脂蛋白低的患者需要适当使用调脂药物。
5.检查血压和血粘。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症和高血粘是糖尿病病人四大无形的杀手,初诊时就必须注意了解血压和血液流变学状况,并给予适当处理。
6.检查眼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症状,晚期则没有良好的控制方法,所以绝不能等到眼睛看不清楚之时再查眼底,必须主动了解糖尿病病人的眼科情况。即使眼底还没有什么改变,也可留下一个初始资料,以供日后对比。
7.检查身高和体重。对了解患者的基础情况很有帮助,有利于药物种类的选择,同时也给以后的体重监测留下一个基础材料,以供比较。, http://www.100md.com(罗春燕 向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