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03
编号:13780753
警惕糖尿病患者的隐形杀手——夜间低血糖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03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因为血糖过高所致的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可能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状态一旦出现在夜间,尤其是患者熟睡后,由于不能及时发现,而无力自救或向别人求救,延误抢救时机,可危及生命,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为何会发生

    正常情况下,夜间人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等拮抗胰岛素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处于低谷,因而夜间胰岛素的需要量比白天减少,这给夜间低血糖提供了生理基础。对于广大的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常见原因可简单归纳如下:1、常用的第1代降糖药——磺脲类药物,作用强、吸收快、作用时间长,如服用方法不当或药量过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便是低血糖;2、注射胰岛素后不按时进餐、推迟晚餐时间;3、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的心、肝、肾功能不全,使降糖药和胰岛素在体内长时间蓄积;4、有些患者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致使摄入不足,也是夜间低血糖的常见诱因。

    危害有多大

    有患者会说,糖尿病治疗就是降降血糖,只要血糖不高起来,就万事大吉。孰不知,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是非常危险的,甚至远远比血糖稍高要危险得多。

    低血糖的标准是:血糖< 2.8 mmol/L,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 3.9 mmol/L 就应视为有低血糖。一般人血糖降到这个水平时,会出冷汗、脸色苍白、心跳加快、有饥饿感等症状。夜间低血糖由于夜间患者处在人睡状态,上述早期低血糖的症状不易察觉,易发生严重低血糖。如不及时发现,持久严重的低血糖得不到及时纠正,可能会导致昏迷,诱发急性心、脑疾病,甚至危及生命。这多是糖尿病患者猝死的重要诱因。

    怎样早发现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动态的夜间血糖监测。对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似乎总来得悄无声息。它的发作不像白天那样,能感到肚子饿、出虚汗,而如同一个隐形杀手,往往在睡梦中,表现为做噩梦,大呼惊醒。清晨醒来时,头昏头痛、软弱无力,有时甚至表现为晨起反常的严重高血糖假象。而这常暗示了患者夜间曾发生过低血糖。

    应对有策略

    选择正确的降糖策略意味着挽救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对年龄大于65岁、病程较长、已有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不宜将糖化血红蛋白降得过低,保持在7.0%~7.5%为宜。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的患者,应注意监测晚夜间血糖,有研究者曾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发现22:00~2:00是夜间低血糖的高发时间段,晚餐后3小时≤5.9mmol/L或者睡前血糖≤6.2 mmol/L都是预测夜间低血糖发生与否的有效临界点。对于这些数据,广大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参考,如低于以上临界点,应考虑适当减少晚餐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剂量,或将胰岛素推迟至临睡前注射,还可以在临睡前进食几块饼干、面包片或少量花生等,但不宜吃甜食。让患者的家人了解低血糖的症状,监测血糖及正确治疗低血糖的方法,随时注意患者的病情。相信有医生指导、患者及家人的共同努力,可以将夜间低血糖这个隐身杀手拒之门外。

    (编辑/王敏), 百拇医药(那娜 邹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