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8年第10期
编号:13303388
瑞舒伐他汀和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的临床比较(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5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瑞舒伐他汀和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随机选择2015—2017年间该院治疗且完成疗程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以治疗方法不同平均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比较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硫辛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14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研究组的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有23例、14例和3例,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5%和5.0%,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49,χ2=4.50,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结论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可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硫辛酸瑞舒伐他汀;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 R587.1;R7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b)-0069-02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作为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与长期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因素有关[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未得到积极治疗可致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甚或出现失明的发生,不仅影响正常生活,加重家庭负担,同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必须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已经成为眼科医生关注的临床焦点问题[2]。为此,笔者随机选择2015—2017年间该院治疗且完成疗程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不同平均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比较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的显著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治疗且完成疗程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平均分为具有可比性两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40~73岁之间,中位年龄59.5岁;糖尿病病程在2~10年之间,中位病程6.5年。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44~75岁之间,中位年龄60.0岁;糖尿病病程在1~13年之间,中位病程7.0年。两组性别构成、年龄和糖尿病病程中位数以及治疗前血糖和视力检测值平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即个体化的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降压和降血脂治疗,根据血糖检测结果合理调整降糖药物用量。

    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第 1天口服5 mg,若无不适第2天增至10 mg,以后继续保持此剂量或逐渐最多增至20 mg,连续治疗4周。

    研究组采用硫辛酸治疗:将0.3 mg硫辛酸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结合患者病情增减剂量,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项目

    按照疗效评价标准的要求,观察研究对象眼底出血、水肿、渗出等症状的变化情况,检测患者的视力水平。观察研究对象是否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并计算发生率。

    1.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为[3]:①显效是指患者眼底出血、水肿、渗出等症状基本完全消失,视力较治疗前提高4行以上。②有效是指患者眼底出血、水肿、渗出等症状明显好转,视力较治疗前提高2~4行。③无效是指患者眼底出血、水腫、渗出等症状无变化,视力较治疗前提高2行及以下或恶化。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应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患者均完成既定4周的疗程。对照组14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5.0%;研究组的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有23例、14例和3例,总有效率为92.5%,见表1。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49,χ2=4.50,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肠道不适和食欲减退,发生率为7.5%;研究组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肠道不适,发生率为5.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

    3 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缺乏体育锻炼、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在人群中的比例较高,导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病率水平逐年提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主要的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概率高达60%,不仅损伤患者的视力,还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据统计,50%糖尿病患者在病程10年左右者可并发视网膜病变,15年以上者达80%。糖尿病病情越重,年龄越大,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越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和长期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有关,可能与细胞增殖调控失调、高血糖症状等因素有关[4]。患者长期保持血糖、血压和血脂三高状态,脑血管血流循环受到影响,损伤血管内皮,基膜会出现代偿性增厚,提高血粘度,血管随之扩张,视神经受压迫,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5]。糖尿病可损伤视网膜毛细血管壁,加之血液呈高凝状态,易造成血栓和血淤,甚至血管破裂。视网膜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以及纤维增生等,最终导致视力下降甚或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数量和患病率水平有逐年提高趋势,必须对该病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实现三早预防。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获得满意效果,早期预防费用要远远低于晚期治疗费用。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或延缓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检查频次一般为1次/年,青春期后1型糖尿病和发病5年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检查频次应遵医嘱进行。感觉到眼部出现异常改变,应及时看眼科医生,随诊频次改为每3月或6月1次。如眼科医生已经确诊出现眼部并发症,要遵医嘱按时用药,必要时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百拇医药(李小影)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