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8年第22期
编号:13267756
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5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2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来该院疗养的2 000例糖尿病疗养员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0名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日立7100生化仪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优利特Uritest-200B自动尿液分析仪对尿糖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尿糖含量,比较尿微量白蛋白、尿糖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阳性率。结果 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为69.85%(397/2 000),尿糖阳性检出率为66.30%(1 326/2 000),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为73.65%(1 473/2 000),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60%(8/500)、1.20%(6/500)、2.20%(1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单独检测时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显著提高了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检出效果,更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关键词] 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中图分类号] R587.2;R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1(b)-0063-02

    糖尿病是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出现生物作用障碍时,导致的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患者往往还会伴有肾脏、眼部、血管、神经系统等损害。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不会出现特异性症状,因此,诊断有较大难度,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指标。该研究以该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 000例患者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情况为依据,分析两个指标对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疗养的2 000例糖尿病疗养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 325例,女675例,年龄40~78岁,平均(59.73±8.49)岁,病程3~20年,平均(11.65±3.86)岁;以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0名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316名,女184名,年龄41~80岁,平均(60.36±8.72)岁;两组受检者在性别分布、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检查前8 h空腹,于清晨空腹时,取患者晨尿10 mL,每管5 mL,共取2管,1管经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采用日立7100生化仪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优利特 Uritest-200B自动尿液分析仪对尿糖进行检测,均使用分析仪配套试剂,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参数设置标准与操作步骤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尿糖含量,比较尿微量白蛋白、尿糖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阳性率。

    阳性判断标准:尿微量白蛋白>20 mg/L为阳性,尿糖>2.8 mmol/24 h为阳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检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含量比较

    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受检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阳性检出率比较

    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为69.85%(397/2 000),尿糖阳性检出率为66.30%(1 326/2 000),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为73.65%(1 473/2 000),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60%(8/500)、1.20%(6/500)、2.20%(1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典型的临床特征就在于血糖水平的慢性升高,机体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长期处于內分泌紊乱状态,进而导致多个组织器官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或者功能障碍。糖尿病肾损伤是易感机体在高血糖状态下的长期暴露所导致的一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病变早期表现为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与系膜扩张等,糖尿病病情的不断进展、病程的延长还会使肾功能出现进行性下降,在临床上会出现尿白蛋白排泄量逐步增加、肾小球和肾小管的间质纤维化等病变,最终会演变为终末期肾脏疾病,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预后质量与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措施[1]。肾脏出现损伤时,会对肾小管的尿糖吸收功能产生影响,检测尿液时,就会出现尿糖水平明显升高的现象。肾脏损伤同时会降低肾小球滤过率,使患者尿液中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出现升高,因此,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检查的常用临床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是一个具有很高灵敏性的指标[2]。

    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功能丧失后,会生成大量高蛋白与糖类。微量白蛋白尿能够反映肾脏蛋白渗漏的异常,肠道在吸收大分子物质后,会将其送入肾脏组织中,健康者的肾小球滤过膜在承受长时间压力差的情况下,会损害正常脏器功能。肾小球滤过膜对于血液中白蛋白的保留有积极作用,能够避免白蛋白随尿液流失。当患者体内环境长期处于高糖状态时,会直接损害患者脏器结构,造成糖类与蛋白质物质截留困难,患者无法再吸收原尿中的糖类物质[3]。现阶段的临床诊断中,尿糖检测在肾脏疾病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诊断价值良好。且尿糖在一般情况下,分子结构状态稳定,结构较小,肾脏功能的损伤,会对肾小管吸收糖分的能力造成影响,进而提高尿液中的尿糖水平,为糖尿病肾损伤情况的判断提供依据。该研究显示,糖尿病组尿糖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患者尿糖水平在糖尿病的影响下出现了显著的升高。, http://www.100md.com(陈芒好)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