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8年第24期
编号:13332072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结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婴幼儿I型糖尿病的短期临床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15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24期
     [摘要] 目的 评估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婴幼儿1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儿科确诊的43例婴幼儿T1DM患儿,分别纳入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组(rt-CGM)和多次末梢血血糖检测组(SMBG),并结合胰岛素强化疗法(MDI),观察婴幼儿在6个月内对 rt-CGM的接受度,比较观察期内两组患儿的血糖控制临床指标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6个月结束时,有42%的rt-CGM组病例接受每周>6 d的佩戴,两组患儿在观察期内HbA1c相较于基线值均有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血糖达标在3个月和6个月时较1个月时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每日胰岛素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CGM结合MDI治疗婴幼儿1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低于传统多次末梢血血糖监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1型糖尿病;婴幼儿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2(b)-0022-03

    婴幼儿I型糖尿病(type I diabetes mellitus,T1DM)在儿童期相对少见,但由于其餐食安排的随意性以及患儿本身缺乏自控力,容易造成血糖控制不良和低血糖事件频发并存,以往该年龄T1DM血糖监测采取全天多次末梢血血糖检测(SMBG)的方式[1],患儿以及家属接受度均较差,进一步影响血糖的长期有效管理。该科2011年1月—2016年12月间针对43例婴幼儿T1DM开展实时动态血糖监测(rt-CGM)结合胰岛素强化疗法(MDI),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在福建省立医院儿科确诊的婴幼儿T1DM患儿。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2014年糖尿病诊疗指南上颁布的儿童T1DM诊断标准[2];②初发病例,年龄介于3个月~3周岁之间;③接受rt-CGM方案;④随访时间≥6个月。排除标准:①新生儿TIDM和综合征型T1DM;②rt-CGM方案<6个月。共纳入T1DM患儿43例,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2.43±0.41)岁(9个月~3周岁);其中9个月~1周岁1例,1~2周岁9例,2~3周岁33例;入院前平均病程(14.63±9.32)d(5 d~2.4个月);入组43例患儿中有14例每日4餐,29例每日3餐;17例接受rt-CGM方案,26例接受SMBG方案;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亦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实施。

    1.2 方法

    1.2.1 仪器和胰岛素治疗方案 rt-CGM组采用Dexcom G4动态血糖监测系统;SMBG组采用餐前后、睡前和凌晨至少每日6次检测指尖血糖,使用强生稳步血糖仪;两组患儿同时配合MDI:每日4餐者,采用“三餐前-睡前预混”或“多餐前-睡前”方案,每日3餐者采用“三餐前-睡前”方案,短效胰岛素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中效胰岛素为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N),均采用诺和笔注射,最小可调剂量为0.5 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拜耳DCA2000检测。

    1.2.2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方法 首次安置探头前详细向患儿家属介绍安装流程、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和常见血糖异常,选择腹壁或上臂皮下做为血糖传感器安置部位,按照操作手册要求设置高低血糖报警线和初始校正传感器,之后每隔12 h测量1次指尖血糖校正,显示器每隔5 min接受1次血糖数据,在记录本上记录进食日记、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血糖达标时间。

    1.2.3 评价指标 血糖达标值为3.9~10 mmol/L,CGMS或末梢血糖测得血糖<3.9 mmol/L为低血糖事件,严重低血糖为CGMS或末梢血糖测得血糖<2.8 mmol/L[1]。50血糖达标时间,即rt-CGM组中所有记录节点50%位于3.9~10 mmol/L区间内,SMBG组为全天所测血糖值中50%位于3.9~10 mmol/L区间内。分别记录每日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胰岛素剂量等。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t-CGM组患儿每周佩戴机器时间

    在6个月随访期内,随着时间的延长,佩戴机器的频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开始的4周内,有83%的患儿每周佩戴时间在6 d以上,4~6 d的有17%,到第6月末時,降至42%的患儿每周佩戴时间在6 d以上,4~6 d的有18%,<4 d的达到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图1)。佩戴频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疼痛或不适感(58%)、经济负担重(53%)、测量误差较大(32%)、效果不好(27%)。

    2.2 两组患儿首次50血糖达标时间比较

    Rt-CGM组首次50血糖达标时间所需住院天数为(6.5±3.7)d,较SMBG组(7.1±4.2)d明显缩短(P<0.05)。, 百拇医药(陈捷 钟日荣)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