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9年第18期
编号:13407540
湿性愈合在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5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18期
     [摘要] 目的 分析湿性愈合换药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方法 在随机原则的指导下选择40例从2015年10月—2019年1月就诊于该院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该次实验研究对象,并将其按临床换药方案的不同分别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进行差异性换药治疗。采用传统干性愈合换药法对常规组患者进行换药,对研究组患者则实施湿性愈合換药方案。而后由临床观察小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创面肉芽生长情况与换药情况。结果 实施区别性换药方案后,研究组患者在上述一系列临床相关指标中均优于常规组患者,且两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结论 与传统性的干性愈合换药法相比,采用湿性愈合换药法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换药治疗,可在减少换药次数与换药时间的基础上加快其创面愈合速度,并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 湿性愈合;糖尿病足换药;创面肉芽生长情况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b)-0154-02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糖尿病属于多系统性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足部则是其中一个较为复杂的靶器官[1]。与此同时,大量临床相关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在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的合并影响下易产生较高的机械压力,可对足部软组织或骨关节系统造成严重程度不一的破坏,最终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导致病情日益加重。因此,为能够在改善换药方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的愈合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该文以2015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对象,就湿性愈合在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性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40例就诊该该院并接受相应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纳为该次研究样本(排除标准:①对该次实验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②存在精神障碍或心理障碍者;③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重大心血管疾病者;④妊娠期女性或不符合该次研究其他相关标准者。纳入标准:①年龄超过18岁且符合糖尿病足临床诊断标准者;②经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同意并签订相关协议文件),并按照其换药方案的不同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的男女性比例为13:7;最高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59岁,平均年龄为(66.23±5.13)岁;伤口颜色:黄色伤口11例,黑色伤口7例,混合伤口2例。研究组患者的男女性比例为14:6;最高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为(66.22±5.10)岁;伤口颜色:黄色伤口10例,黑色伤口8例,混合伤口2例。就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伤口颜色)进行比较,其结果显示数据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换药方法

    1.2.1 常规组 传统干性愈合换药法:在无菌原则下对患者创面进行初次清洗;通过反复机械清创的方式处理创面的肉芽组织,以免影响和损伤周围其他正常组织部位;依据患者创面综合情况利用油纱或碘伏[2]纱布对其进行包扎。

    1.2.2 研究组 湿性愈合换药法(创面初次清洗措施同上):①初次清洗后以机械清创方式清除患者创面的肉芽组织,并在依据其创面实际情况采用康惠尔敷料[3]小心覆盖后及时涂抹清创胶[4](约80.00%左右),既要保持湿润状态,同时又要注意不会浸渍。②以泡沫贴覆盖创口可使干痂能够顺利软化以及溶解肉芽组织;若创面出现感染现象,则可以银离子[5]覆盖,将泡沫敷料外敷于创口,并依据患者创口的渗液情况及时更换药物。③全面性清除患者创面的干痂与坏死组织;完成换药措施后务必对患者创面情况予以客观评估;在患者创面的黑色部分进行清创时,若存在积液或积脓现象,则应谨遵医嘱采用适当性的抗感染治疗措施。

    1.3 观察指标

    由参与该次研究的临床观察小组全程跟踪两组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创面肉芽生长情况与换药情况),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医学相关规定客观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愈合:患者创面上皮正常覆盖且无任何并发症现象;改善:患者换药时间和换药次数均由所减少且创面愈合面积≥50.00%;无效:患者创面愈合面积低于30.00%,肉芽组织难以清除且病情日益加重)。

    1.4 统计方法

    将该研究所有相关数据进行初步筛选与整理后录入至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接受不同换药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常规组)和95.00%(研究组),后者明显大于前者,且两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创面肉芽生长情况

    实施针对性换药方案后,研究组患者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且两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换药情况

    分析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在换药时间、换药间隔时间以及换药总次数等换药综合情况中均优于常规组患者,且两者在该项数据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连亚霞等[3]学者经深入性研究发现,糖尿病足患者多以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以及血管疾病或神经病变性骨折[6]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若不及时就医接受针对性的治疗,则会导致其足部症状与并发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恶化。部分临床相关专家表示,创面修复属于一种有序且复杂的细胞生物学治疗措施,即便患者创面小,但亦有可能危及肌底或骨骼。传统性的干性愈合换药法是临床用以为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换药的常规措施,在利用纱布覆盖创口的过程中,易与伤口产生粘黏,需要耗费较长的换药时间且换药频率较高,不仅会损伤创面的新生肉芽,同时亦会增加患者的治疗痛楚。而湿性愈合换药法通过在患者创面最大化发挥出水凝胶的作用,强化创口渗液的酶活性,能够使创面进行自溶性清创,另外还可在清创器械的辅助作用下彻底而全面地清除患者创面的肉芽组织与细菌负荷,保护创面的良好新生肉芽组织。不仅能够减轻传统干性换药带来的痛楚,还能够进一步加快换药速度,减少换药频率与换药次数,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预后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回归健康生活。与此同时,在该文研究中,两组糖尿病足患者在治疗效果以及创面肉芽生长情况与换药情况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数据中研究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结论相符,且进一步突出了湿性愈合换药法对减轻糖尿病足患者治疗痛楚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万兵花.湿性愈合换药方式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7C):124-125.

    [2] 李丽.湿性愈合理论在糖尿病足换药中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54):84-85.

    [3] 连亚霞,李彬芬.湿性愈合理论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换药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1):167-168.

    [4] 刘刚.湿性愈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部慢性溃疡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6):89.

    [5] 温聪慧,杨营军.湿性敷料换药法在糖尿病足换药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4):3675-3676.

    [6] 吴淑俊.湿性敷料与传统换药在糖尿病足换药护理中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9):148-150.

    (收稿日期:2019-06-20), http://www.100md.com(陈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