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1)
[摘要]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随机将该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65例分成两组,给予常规组32例老年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33例老年患者实施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 结果 研究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血糖水平、护理依从性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利于患者心理状态及血糖水平的改善。
[关键词] 临床护理干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0(a)-0158-02
精神障碍主要是指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使得情感、认知、意志及行为等精神活动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错觉、幻觉、妄想、哭笑无常、自言自语、情绪障碍、语言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等[1],属于老年群体较为多发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存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因此,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该院针对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65例进行了对比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该院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65例分成两组,常规组32例老年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最大年龄为81岁,最小年龄为60岁,均值为(72.15±3.62)岁。研究组33例老年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61岁,均值为(72.22±3.65)岁。
对两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观察开展之前,65例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家属均对该次观察的结果、目的、形式及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协议;该次观察均在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下通过。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组32例老年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常规的血糖测量记录、用药监督护理、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病情监测等较为基础的护理措施。
给予研究组33例老年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措施的同时采取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针对性运动干预:采用循序渐进、动态变化的原则合理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每天的运动计划,结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态等为患者设计针对性的运动方式、时间以及所采用的运动量。活动时患者的心率应达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为合适的运动强度,个体60%最大耗氧时心率简易计算方法为:心率=170-年龄。运动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让患者佩戴检测心率的智能手表,活动时间为20~30 min,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逐渐延长,每天上下午定时活动。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疾病影响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原因导致活动量较少、睡眠时间较长、肠胃蠕动较慢等特点由康复科护士引导通过代币治疗、团体动力学等康复训练方式提高患者参加运动锻炼的积极性。②针对性心理疏导干预:针对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从情感、思维、行为、生活习惯及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与家属共同配合为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指导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支持和鼓励,与患者聊一些积极向上及憧憬未来的话题,不要让患者产生自己是家庭的负担这一感受,提高患者战胜疾病信心增强、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责任护士指导患者采用精神转移、听觉转移、视觉转移等方式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每周1次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灵对话”,引导患者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给予患者建议及同理心,为患者实施心理支持及安慰,稳定患者情绪,改善患者情绪状态。③针对性行为干预:在常规组团体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由一对一的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变化、身体状态等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通过宣教及行为干预鼓励患者调整生活方式,纠正患者生活中不良的习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患者不重视个人卫生及生活自理的现状,减少感染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④针对性饮食干预: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干预属于较为重要的干预措施,由营养师根据患者理想体重计算每天所需总热量,根据患者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的需要进行主食的分配并定时定量,达到控制总热量。提供含纤维素高的食物让患者进食后有饱食感并能延缓和减少糖类的吸收,且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缓解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导致便秘困扰。患者进餐时有专人负责看护,防止患者抢食,并注意观察进食量,保证患者足够的饮食量摄入,减少由于不合理饮食导致的血糖波动现象,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每周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并与营养师进行沟通,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狀态评分(SAS量表)、生活质量评分(第三版生活质量量表)、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血糖水平等差异。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百拇医药(施泉惠 林素兰 苏海燕)
[关键词] 临床护理干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0(a)-0158-02
精神障碍主要是指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使得情感、认知、意志及行为等精神活动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错觉、幻觉、妄想、哭笑无常、自言自语、情绪障碍、语言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等[1],属于老年群体较为多发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存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因此,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该院针对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65例进行了对比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该院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65例分成两组,常规组32例老年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最大年龄为81岁,最小年龄为60岁,均值为(72.15±3.62)岁。研究组33例老年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61岁,均值为(72.22±3.65)岁。
对两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观察开展之前,65例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家属均对该次观察的结果、目的、形式及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协议;该次观察均在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下通过。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组32例老年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常规的血糖测量记录、用药监督护理、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病情监测等较为基础的护理措施。
给予研究组33例老年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措施的同时采取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针对性运动干预:采用循序渐进、动态变化的原则合理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每天的运动计划,结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态等为患者设计针对性的运动方式、时间以及所采用的运动量。活动时患者的心率应达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为合适的运动强度,个体60%最大耗氧时心率简易计算方法为:心率=170-年龄。运动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让患者佩戴检测心率的智能手表,活动时间为20~30 min,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逐渐延长,每天上下午定时活动。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疾病影响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原因导致活动量较少、睡眠时间较长、肠胃蠕动较慢等特点由康复科护士引导通过代币治疗、团体动力学等康复训练方式提高患者参加运动锻炼的积极性。②针对性心理疏导干预:针对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从情感、思维、行为、生活习惯及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与家属共同配合为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指导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支持和鼓励,与患者聊一些积极向上及憧憬未来的话题,不要让患者产生自己是家庭的负担这一感受,提高患者战胜疾病信心增强、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责任护士指导患者采用精神转移、听觉转移、视觉转移等方式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每周1次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灵对话”,引导患者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给予患者建议及同理心,为患者实施心理支持及安慰,稳定患者情绪,改善患者情绪状态。③针对性行为干预:在常规组团体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由一对一的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变化、身体状态等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通过宣教及行为干预鼓励患者调整生活方式,纠正患者生活中不良的习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患者不重视个人卫生及生活自理的现状,减少感染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④针对性饮食干预: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干预属于较为重要的干预措施,由营养师根据患者理想体重计算每天所需总热量,根据患者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的需要进行主食的分配并定时定量,达到控制总热量。提供含纤维素高的食物让患者进食后有饱食感并能延缓和减少糖类的吸收,且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缓解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导致便秘困扰。患者进餐时有专人负责看护,防止患者抢食,并注意观察进食量,保证患者足够的饮食量摄入,减少由于不合理饮食导致的血糖波动现象,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每周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并与营养师进行沟通,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狀态评分(SAS量表)、生活质量评分(第三版生活质量量表)、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血糖水平等差异。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百拇医药(施泉惠 林素兰 苏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