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202
编号:13515952
微脉冲激光治疗仪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5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202
     [摘要] 目的 分析微脉冲激光治疗仪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只眼)按照住院单双号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0只眼。常规组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组给予微脉冲激光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黄斑区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脉冲激光治疗能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对患者病变周围的损害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 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1(b)-0178-0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该疾病是20~74岁成人新发失明的最常见原因。DR主要表现为眼底出血、渗出以及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的视力损害,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发生黄斑水肿;发病机制主要为高糖血症引起的组织缺氧进而发生的一系列改变;毛细血管壁细胞代谢紊乱;缺血缺氧促成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因子的表达[1-2]。该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就微脉冲激光治疗仪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只眼)按照住院单双号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0只眼。治疗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5~75岁,平均(52.1±4.1)岁;糖尿病病程3~18年,平均(11.2±4.2)年。常规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4~74岁,平均(51.6±3.6)岁;病程4~18年,平均(11.6±2.9)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者;符合DR国际分级标准者;最佳矫正视力为0.1~0.5者;单纯糖尿病单发眼病者;无视网膜脱落者;患者自愿接受治疗且能自理者;患者无精神疾患者[3]。

    排除标准:眼玻璃体及晶状体严重混浊者;患有眼角膜黄斑病变者;有过视网膜激光术以及其他内眼手术者;伴有严重全身疾病者。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前给予患者充分散瞳,使用爱尔凯因滴眼液对其进行表面麻醉,采用爱尔康532 nm激光器按照操作流程调整输出功率,患者坐于裂隙灯前固定额头、下巴后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勿揉眼睛、勿进行剧烈活动。

    治疗组给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治疗前给予患者充分散瞳,采用爱尔凯因滴眼液对其进行表面麻醉,术者调整好微脉冲激光治疗的参数,工作负载为15%,激光波长为577 nm,激光功率由小到大逐渐增加(调整阈能量的同时观察视网膜的变化),直至局部产生淡白色的光凝斑点(直径约100 μm),其治疗时间为连续波激光的3倍,工作时间ON(设置为0.16 ms),间歇时间OFF(设置为1 ms)激光的工作负载为15%,仔细阅读眼底照片及FFA图像准确找出黄斑的位置后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测量两组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区中心视网膜厚度(CMT)。

    ②评估两组治疗后的效果[4],复查两组患者视力的改善情况以及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对治疗后的效果做出评价。显效为患者视力提高大于兩行,眼底水肿、出血、渗出等情况大部分被吸收且改善程度明显;有效为患者的视力情况有所提升,眼底眼底水肿、出血、渗出等情况改善较小;无效为患者的视力未提升且症状无改善,甚至有加重现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的效果

    治疗组共计40只眼中,治疗后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常规组共计40只眼中,治疗后、有效、无效分别为25例、7例、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6,P=0.045 <0.05)

    2.2 治疗后的BCVA、CMT

    治疗前的BCVA:治疗组共计40只眼的平均视力为(0.26±0.12),常规组共计40只眼的平均视力为(0.25±0.11),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3,P=0.359 >0.05)。治疗30 d后的BCVA:治疗组为 (0.37±0.12),常规组为(0.31±0.13),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3;P=0.024);治疗60 d后的BCVA:治疗组为(0.42±0.18 ),常规组为(0.35±0.16),且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8;P=0.035);治疗90 d后的BCVA:治疗组为(0.48±0.19),常规组为(0.40±0.18),治疗组有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3;P=0.000)。, 百拇医药(石海英 史长英)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