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冠心病、周围动脉疾病等。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糖尿病应视为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笔者旨在针对住院
期间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特点,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正确地实施护理对策,提高其生活质量。
1 一般资料
自2001年1月~2008年1月盐城市盐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共收治2 型糖尿病139例,并发心血管病者85例,占61.15%。其中单纯冠心病60例,高血压冠心病15例,单纯高血压8例,周围动脉性病变2例,糖尿病程5~11年,85例中女38例,男47 例,年龄51~72岁,平均60.30岁。
2 护理体会
2.1 饮食护理 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是控制饮食,尤其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时控制饮食更为重要,护士应根据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活动量及患者的病情来制订每个人的饮食计划,向患者讲解饮食与血糖控制的关系以及血糖高低与合并症的关系,引导患者自觉遵守饮食计划。热卡的分配应按三餐分配或四餐分配,避免两餐分配,这样分配的好处是血糖浓度波动小,防止因餐次少而引起的餐后高血糖和低血糖。另外,血糖浓度波动小,内源性胰岛素的释放也相对均匀,老年人多喜欢每天进餐2次,血糖浓度波动大,高血糖和低血糖不但对心肌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还能加快心率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如患者男,70岁,糖尿病并发冠心病8年,习惯每天进餐2次,常在夜间发生低血糖,并经常引起心绞痛。护士针对他的病情,为他制定食谱,按3餐进食,夜间低血糖和心绞痛的发作显著减少。
2.2 运动指导 糖尿患者缺少体育活动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适度的运动能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同时运动又能减肥,对新入院的患者运动前要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必要时做心电监护,对住院时间长、运动量合适的患者也不可麻痹,应定期询问病情并复查心电图。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运动量要因人而异,运动量的大小以不出现临床症状及运动后心电图无明显恶化为度。我院采用的方式为老年健身操、老年迪斯科、晨练、慢跑等,凡集体参加运动时,护士要在旁监护并有专人指导进行。
2.3 密切观察病情,警惕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发生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同时并发自主神经病变,发生自主神经病变时,自主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变化,传导功能下降,当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或梗死时酸性代谢产物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不能传入到相应的脊髓节段,也就不会产生典型的心绞痛,往往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此时如单独根据胸痛判断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是不准确的,必须加强对患者一般情况(如表情、面色、呼吸)的观察,严格监测血压、心率、心律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报医生。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心电监护及电除颤,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早处理。
2.4 低血糖反应的防治与护理 注射胰岛素时应检查患者的饮食落实情况,准确计算剂量,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勿注入皮下小静脉血管中。同时要灵活运用缓冲饮食,如患者运动前适量加餐,患者消化功能不良或食欲减退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减少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患者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心慌、手抖、多汗、烦躁、头晕、饥饿感,应立即给患者口服糖水或加餐,重者可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此时还应区别无痛心肌梗死与低血糖反应。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刺激儿茶酚胺的分泌,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肌损害,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长期严重的低血糖还会造成大脑不可逆的损害。所以,防止发生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相对稳定的主要措施之一。
2.5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慢性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特别是合并心血管病后思想压力更大,产生焦虑悲观情绪。不良的心理直接影响疾病的治愈。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生均与心理因素有关,积极做好心理护理、精神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有些患者怕失去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有些患者担心经济负担过重;多数患者缺乏糖尿病知识,对于糖尿病缺乏正确的认识等,这些都给患者造成无法解脱的心理压力。有的表现为焦虑、易暴易怒;有的表现为抑郁、少言懒语、表情淡漠;有的则是自暴自弃,不听从医护人员的劝告,自行添加食物等。我们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了个别谈心、集体座谈、印发糖尿病知识小册子以及组织患者共同学习相关知识,相互交流、相互勉励、相互监督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3 结果
85例患者随访1~7年。56例患者病情稳定,血糖、血压控制良好,无心绞痛等冠心病症状发生;13例发生不规则心绞痛,经服药后缓解;5例因频繁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治疗,2例周围动脉性病变得到很好控制。
4 体会
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注意饮食、控制体重的同时,还要控制胆固醇、脂肪和糖分的摄取量。多吃水果和蔬菜等粗纤维均衡饮食。通过适当的饮食和运动来除去多余的脂肪,减轻心脏负荷。选用合适药物控制高血压、高血胆固醇和高糖病,并应定时检查身体。
(收稿日期:2008-09-11), 百拇医药(徐学兰)
期间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特点,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正确地实施护理对策,提高其生活质量。
1 一般资料
自2001年1月~2008年1月盐城市盐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共收治2 型糖尿病139例,并发心血管病者85例,占61.15%。其中单纯冠心病60例,高血压冠心病15例,单纯高血压8例,周围动脉性病变2例,糖尿病程5~11年,85例中女38例,男47 例,年龄51~72岁,平均60.30岁。
2 护理体会
2.1 饮食护理 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是控制饮食,尤其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时控制饮食更为重要,护士应根据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活动量及患者的病情来制订每个人的饮食计划,向患者讲解饮食与血糖控制的关系以及血糖高低与合并症的关系,引导患者自觉遵守饮食计划。热卡的分配应按三餐分配或四餐分配,避免两餐分配,这样分配的好处是血糖浓度波动小,防止因餐次少而引起的餐后高血糖和低血糖。另外,血糖浓度波动小,内源性胰岛素的释放也相对均匀,老年人多喜欢每天进餐2次,血糖浓度波动大,高血糖和低血糖不但对心肌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还能加快心率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如患者男,70岁,糖尿病并发冠心病8年,习惯每天进餐2次,常在夜间发生低血糖,并经常引起心绞痛。护士针对他的病情,为他制定食谱,按3餐进食,夜间低血糖和心绞痛的发作显著减少。
2.2 运动指导 糖尿患者缺少体育活动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适度的运动能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同时运动又能减肥,对新入院的患者运动前要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必要时做心电监护,对住院时间长、运动量合适的患者也不可麻痹,应定期询问病情并复查心电图。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运动量要因人而异,运动量的大小以不出现临床症状及运动后心电图无明显恶化为度。我院采用的方式为老年健身操、老年迪斯科、晨练、慢跑等,凡集体参加运动时,护士要在旁监护并有专人指导进行。
2.3 密切观察病情,警惕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发生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同时并发自主神经病变,发生自主神经病变时,自主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变化,传导功能下降,当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或梗死时酸性代谢产物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不能传入到相应的脊髓节段,也就不会产生典型的心绞痛,往往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此时如单独根据胸痛判断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是不准确的,必须加强对患者一般情况(如表情、面色、呼吸)的观察,严格监测血压、心率、心律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报医生。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心电监护及电除颤,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早处理。
2.4 低血糖反应的防治与护理 注射胰岛素时应检查患者的饮食落实情况,准确计算剂量,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勿注入皮下小静脉血管中。同时要灵活运用缓冲饮食,如患者运动前适量加餐,患者消化功能不良或食欲减退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减少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患者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心慌、手抖、多汗、烦躁、头晕、饥饿感,应立即给患者口服糖水或加餐,重者可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此时还应区别无痛心肌梗死与低血糖反应。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刺激儿茶酚胺的分泌,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肌损害,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长期严重的低血糖还会造成大脑不可逆的损害。所以,防止发生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相对稳定的主要措施之一。
2.5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慢性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特别是合并心血管病后思想压力更大,产生焦虑悲观情绪。不良的心理直接影响疾病的治愈。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生均与心理因素有关,积极做好心理护理、精神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有些患者怕失去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有些患者担心经济负担过重;多数患者缺乏糖尿病知识,对于糖尿病缺乏正确的认识等,这些都给患者造成无法解脱的心理压力。有的表现为焦虑、易暴易怒;有的表现为抑郁、少言懒语、表情淡漠;有的则是自暴自弃,不听从医护人员的劝告,自行添加食物等。我们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了个别谈心、集体座谈、印发糖尿病知识小册子以及组织患者共同学习相关知识,相互交流、相互勉励、相互监督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3 结果
85例患者随访1~7年。56例患者病情稳定,血糖、血压控制良好,无心绞痛等冠心病症状发生;13例发生不规则心绞痛,经服药后缓解;5例因频繁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治疗,2例周围动脉性病变得到很好控制。
4 体会
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注意饮食、控制体重的同时,还要控制胆固醇、脂肪和糖分的摄取量。多吃水果和蔬菜等粗纤维均衡饮食。通过适当的饮食和运动来除去多余的脂肪,减轻心脏负荷。选用合适药物控制高血压、高血胆固醇和高糖病,并应定时检查身体。
(收稿日期:2008-09-11), 百拇医药(徐学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