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皮瓣移植整复手部皮肤缺损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05-0070-01
自2000年3月至2008年6月,我科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小血管吻合、血运重建的游离皮瓣移植整复手部皮肤缺损手术2641例。此手术技巧精细、难度较高,病人的具体条件、手术操作的熟练精细程度和术后良好的护理都是手术成败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641例,全部是急症手术。男1875例。女766例,年龄19~62岁。其中左手指组织缺损684例,右拇指指腹缺损1075例,左拇指指腹缺损165例,右手中指、食指Ⅱ°断裂263例,左手脱套伤126例,右手示指、中指撕脱伤243例,左前臂皮肤缺损伤97例。分别行髂腹部皮瓣、左或右示指指背皮瓣、鱼际皮瓣、左手掌背侧皮瓣移植,全部成活,功能较满意。
, 百拇医药
2 护理体会
2.1 病室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病人手术后至少需要1周的严密观察。要求病室内温暖、安静、舒适。控制亲友探视,减少不良刺激,预防交叉感染,避免病人精神紧张和血管痉挛。睡眠不足、寒冷、疼痛刺激和吸烟均可使病人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病人血管吻合后的血运重建,尤其在术后24 h为血管危象发生的高峰期,因此在护理操作中尽可能减少对血管的刺激,禁止患者及其他人员吸烟,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5℃左右,冬季必要时用40 w或60 w红外线灯作局部照射,灯距30~50 cm,以免烫伤。
病室内应定时消毒,患者术毕回病房前先将室内用乳酸薰蒸,门窗紧闭4 h通风后使用,或用1:200的“84消毒液”喷洒。每日紫外线照射两次,照射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皮肤和眼睛。
2.2 游离皮瓣血运的观察
2.2.1 皮肤颜色的观察 血运良好的皮瓣在术后当天,由于血管失去神经支配和创伤组织反应,皮肤颜色呈紫红色,3 d后红色逐渐变浅,但仍较正常皮肤红,1周后恢复正常,变为淡红色。血运差的皮瓣,由于毛细血管中含氧血红蛋白下降,而携带二氧化碳的血红蛋白增多,呈紫色。皮瓣移植术后颜色苍白是由于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多因疼痛、寒冷、躁动、吸烟、情绪紧张等原因造成。本组曾有6例病人发生血管痉挛,可能系疼痛、精神紧张、室温过低引起,我们及时给予镇痛剂,做好心理护理和提高室温,解除了血管痉挛,恢复了血运。
, 百拇医药
2.2.2 皮瓣张力(或弹性)的观察血运良好的皮瓣弹性好,有光泽,移植通血后半小时张力略高于正常皮肤,3 d后逐渐下降,1周后张力与正常皮肤相同。若张力过高则表示静脉回流不畅;若张力过低则表示动脉供血不足。但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况:①当肢体皮肤挫伤肿胀时张力也会升高,此时并不表示静脉回流不好,而表明动脉是通畅的,若无血运不会肿胀;②当吻合的静脉多、血管粗,而吻合的动脉仅一条、管径细,组织损伤轻,皮肤张力会偏低。动脉循环障碍时,皮瓣张力低于健侧且无弹性,按压后出现凹陷;静脉回流障碍时,张力高于健侧,按压后有一种膨胀感,皮肤青紫甚至出现皮下淤血或水泡,局部抬高、减压即可好转。
2.2.3 皮肤的温度 从理论上讲,皮肤温度的保持主要靠流动的血液,按近30℃。若皮瓣无血运,则皮肤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同;若皮瓣温度高于或等于正常皮肤则表示血运良好;若皮温低于正常皮肤则表示血运差。
2.3 术后抗凝治疗,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皮瓣移植后为预防血管痉挛,防止血栓形成,常用罂栗碱30 mg肌注,每日4次,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滴,每日1次。肠溶阿斯匹林50 mg,每日1次。本组病例中有9人用药后发生鼻出血,经药物减量或停药后症状消失。
(收稿日期:2009-01-05), http://www.100md.com(孙 婧 张秋芳)
自2000年3月至2008年6月,我科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小血管吻合、血运重建的游离皮瓣移植整复手部皮肤缺损手术2641例。此手术技巧精细、难度较高,病人的具体条件、手术操作的熟练精细程度和术后良好的护理都是手术成败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641例,全部是急症手术。男1875例。女766例,年龄19~62岁。其中左手指组织缺损684例,右拇指指腹缺损1075例,左拇指指腹缺损165例,右手中指、食指Ⅱ°断裂263例,左手脱套伤126例,右手示指、中指撕脱伤243例,左前臂皮肤缺损伤97例。分别行髂腹部皮瓣、左或右示指指背皮瓣、鱼际皮瓣、左手掌背侧皮瓣移植,全部成活,功能较满意。
, 百拇医药
2 护理体会
2.1 病室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病人手术后至少需要1周的严密观察。要求病室内温暖、安静、舒适。控制亲友探视,减少不良刺激,预防交叉感染,避免病人精神紧张和血管痉挛。睡眠不足、寒冷、疼痛刺激和吸烟均可使病人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病人血管吻合后的血运重建,尤其在术后24 h为血管危象发生的高峰期,因此在护理操作中尽可能减少对血管的刺激,禁止患者及其他人员吸烟,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5℃左右,冬季必要时用40 w或60 w红外线灯作局部照射,灯距30~50 cm,以免烫伤。
病室内应定时消毒,患者术毕回病房前先将室内用乳酸薰蒸,门窗紧闭4 h通风后使用,或用1:200的“84消毒液”喷洒。每日紫外线照射两次,照射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皮肤和眼睛。
2.2 游离皮瓣血运的观察
2.2.1 皮肤颜色的观察 血运良好的皮瓣在术后当天,由于血管失去神经支配和创伤组织反应,皮肤颜色呈紫红色,3 d后红色逐渐变浅,但仍较正常皮肤红,1周后恢复正常,变为淡红色。血运差的皮瓣,由于毛细血管中含氧血红蛋白下降,而携带二氧化碳的血红蛋白增多,呈紫色。皮瓣移植术后颜色苍白是由于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多因疼痛、寒冷、躁动、吸烟、情绪紧张等原因造成。本组曾有6例病人发生血管痉挛,可能系疼痛、精神紧张、室温过低引起,我们及时给予镇痛剂,做好心理护理和提高室温,解除了血管痉挛,恢复了血运。
, 百拇医药
2.2.2 皮瓣张力(或弹性)的观察血运良好的皮瓣弹性好,有光泽,移植通血后半小时张力略高于正常皮肤,3 d后逐渐下降,1周后张力与正常皮肤相同。若张力过高则表示静脉回流不畅;若张力过低则表示动脉供血不足。但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况:①当肢体皮肤挫伤肿胀时张力也会升高,此时并不表示静脉回流不好,而表明动脉是通畅的,若无血运不会肿胀;②当吻合的静脉多、血管粗,而吻合的动脉仅一条、管径细,组织损伤轻,皮肤张力会偏低。动脉循环障碍时,皮瓣张力低于健侧且无弹性,按压后出现凹陷;静脉回流障碍时,张力高于健侧,按压后有一种膨胀感,皮肤青紫甚至出现皮下淤血或水泡,局部抬高、减压即可好转。
2.2.3 皮肤的温度 从理论上讲,皮肤温度的保持主要靠流动的血液,按近30℃。若皮瓣无血运,则皮肤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同;若皮瓣温度高于或等于正常皮肤则表示血运良好;若皮温低于正常皮肤则表示血运差。
2.3 术后抗凝治疗,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皮瓣移植后为预防血管痉挛,防止血栓形成,常用罂栗碱30 mg肌注,每日4次,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滴,每日1次。肠溶阿斯匹林50 mg,每日1次。本组病例中有9人用药后发生鼻出血,经药物减量或停药后症状消失。
(收稿日期:2009-01-05), http://www.100md.com(孙 婧 张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