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社区医学杂志》 > 2009年第7期
编号:11783151
超声检查对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诊断价值(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社区医学杂志》 2009年第7期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卵巢黄体破裂的声像图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及保守治疗3例卵巢黄体破裂的声像图及临床特征。结果2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盆腔积液,超声表现为一侧附件区囊、实性包块。结论卵巢黄体破裂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结合其临床表现,再辅以必要的临床检验,就能对该痛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卵巢黄体;破裂;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07-0019-02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常误诊为异位妊娠破裂、盆腔炎或阑尾炎等。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及临床观察确诊的卵巢黄体囊肿破裂25例的声像图及临床资料,认为超声对临床快速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 料本组25例患者均为2004~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26岁,其中手术治疗22例,保守治疗3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下腹痛,腹痛时间2h~4d不等,急性腹痛发生于月经周期的16 d以后,所有患者后穹窿均抽出血液。手术治疗22例经病理证实,保守治疗3例,每隔2~4 d复查超声1次,均经血、尿HCG,临床后穹窿穿刺确诊。

    1.2 仪器 采用philips Envisor CHD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

    1.3 方法 受检者充盈膀胱后平卧于检查床上,暴露下腹部,对子宫、卵巢作纵切、横切,记录子宫三径线,肌层回声情况,内膜厚度及回声,观察双侧附件区有无异常回声包块,双侧髂窝及子宫周围有无液性暗区,同时扫查肾脏、输尿管及腹腔,排除泌尿系及腹腔病变。
, 百拇医药
    2 结果

    声像图显示25例患者中,子宫增大1例,血HCG升高2例。内膜厚0.7~1.6cm,回声均匀,宫腔内无异常回声。子宫肌层回声均正常。卵巢黄体破裂均发生于一侧,本组右侧2l例,左侧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盆腔积液,最深1例6.7 cm,最少1例约1.8 cm,液性暗区内探及细小点状回声漂浮。彩色多普勒于卵巢内可探及半环形彩色血流信号,卵巢周围探及异常团块回声。根据团块回声类型,腹、盆腔积液程度,笔者将声像图分为以下3种类型。(1)团块型:共13例,患侧附件区探及以实性为主的团块回声,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较杂乱,团块大小不一(较大1例为6.8 cm×4.3 cm),与该侧卵巢组织关系密切,或紧贴、或卵巢被包绕于团块中。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团块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2)多分隔囊肿型:共9例。患侧附件区探及囊性包块,与周围分界欠清晰,壁较厚,内呈蜂窝状或网格状改变,杂乱分布条状高回声分隔,并见散在细小光点漂浮。部分可探及卵巢回声。CDFI:一般无血流信号,少数可探及黄体血流信号。(3)积液型:共3例,此型腹、盆腔内探及多少不等的无回声区,或积聚在子宫直肠陷窝内,或积聚在左右髂窝处,内见细小点状高回声漂浮,无回声区范围大小不定,或明显多于团块型及多分隔囊肿型的积液程度(本组1例较多约6.7 cm),或明显少于这两型的积液程度(本组2例较少分别为1.8 cm、2.2 cm)。患侧卵巢显示不清晰,呈模糊回声区,加压探头有局部压痛。CDFI:可探及黄体血流信号。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3.1 临床诊断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是妇科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卵巢功能旺盛年龄段,即20~40岁女性。其临床表现不具典型性,主要临床症状为突然发作的腹痛,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肛门坠胀感,严重时可发生大出血,甚至休克,危及生命,急需手术。其发病急,目前尚无特殊检查方法明确诊断,误诊率高,易与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急性阑尾炎、输尿管结石、卵巢肿瘤蒂扭转等急腹症相混淆,因此了解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发生因素、发展过程及临床特征并与超声检查相结合,分析其声像图表现,对早期快速诊断,及时处理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对部分黄体囊肿破裂出血不多者,经保守治疗破裂口可自行闭合,超声检查是唯一一对保守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评价的无创手段。

    3.2 病因分析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可发生于各个育龄阶段,黄体囊肿形成是其发生的基本原因。卵巢内卵泡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成熟卵泡排卵后,卵泡壁塌陷、泡膜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腔内凝成血块而形成血体,卵泡壁的破口很快被纤维蛋白封闭而修复,血被吸收而形成黄体,即黄体囊肿是黄体在形成过程中黄体血肿液化所致,其直径一般在2~3 cm,有时可达8 cm或更大。由于黄体囊肿位于卵巢表面,张力较大,质脆而缺乏弹性,内含丰富血管,当受外因作用发生破裂时,极易出血,血液积聚于腹、盆腔刺激腹膜引起腹痛。在外力、妇科检查挤压、排便或性交等条件下均有可能导致其破裂,此为外力性破裂;在盆腔炎症、卵巢充血或凝血机制异常情况下也可致其破裂,即自发性破裂。本组12例发病前有性生活史,1例发病前有剧烈运动史(蹦迪),1例发生于妇科检查后。黄体破裂多发生于右侧卵巢,左侧发生较少,本组25例,右侧21例、左侧4例。可能右侧卵巢动脉起源于腹主动脉,其内压力较高,而左侧卵巢因乙状结肠襻对其缓冲保护免受外力影响有关。卵巢黄体破裂发生于月经周期的黄体期,一般在月经后15d以后,无明确的停经史。本组中1例外科疑右侧输尿管结石收住院,经腹部超声检查未见扩张的输尿管及结石回声,见右侧附件区以实性为主的团块回声,周围见液性暗区,经询问病史,得知其为月经后19 d,腹痛发生于性生活过程中,既往月经规律,仔细观察图像,除观察子宫位置、大小、内膜及腹盆腔、后穹窿有无积液外,重点观察附件区团块的声像图特征。通过多切面、多角度旋转探头扫查,观察团块与卵巢的关系,见该团块与右侧卵巢分界不清,混成一体,内部回声不均,CDFI:团块内探及血流信号。故超声提示右侧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经手术病理证实。本组2例血HCG测值升高,1例声像图表现为子宫大小形态可,肌层回声均,子宫内膜厚1.5 cm,左侧附件区团块,以实性为主,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较杂乱,团块与该侧卵巢关系密切,盆腔内见液性暗区,内见点状回声,询问病史既往月经不规律,自述为月经中后期,超声提示左侧卵巢黄体破裂,遂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左侧卵巢有一破口约5 mm,活动性出血,行破口缝合。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黄体破裂。由于该患者血HCG测值升高,术后7 d复查超声检查时于子宫腔内探及1.0 cm×0.8 cm妊娠囊,又行人工流产术。另1例血HCG高达1182 mU/ml,有停经史,声像图表现为子宫大小正常,内膜厚1.2 cm,右侧附件区实性, 百拇医药(朱海燕 李 虹)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