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社区医学杂志》 > 2009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1791865
阿魏酸钠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5日 苏美庆
第1页

    参见附件(902KB,2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达90%。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但以感觉神经最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与代谢紊乱、维生素缺乏、微血管病变引起的缺血缺氧有关。目前临床上对此病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的治疗措施为控制血糖、降血压、调节血脂及对症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和延缓DPN的发生和发展。笔者使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DPN,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病人系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病人,符合1999年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伴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5.6±9.4)岁;糖尿病病程(12.7±6.1)年;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症状(7.2±6.2)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5±10.1)岁;糖尿病病程(11.8±5.8)年;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症状(7.5±5.7)年。以上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治疗,每天监测尿糖,保持血压稳定。治疗组用阿魏酸钠300 mg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胰激肽原酶120 U,po,每天3次,连用14 d。对照组单用胰激肽原酶120 U,po,每天3次,连用14 d。两组实验期间禁用其他治疗神经病变、抗血小板、抗凝、纤溶及非甾体解热镇痛等药物。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神经反射(肱二头肌、膝腱反射)情况,使用美国尼高利公司的肌电图仪测定主侧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1.4疗效判定 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腱反射明显好转或恢复,深浅感觉改善或恢复正常,MNCV、SNCV较前增加5 m/s以上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改善,腱反射有好转,深浅感觉稍有好转,MNCV、SNCV较前增加<5 m/s。无效:症状无减轻,腱反射、深浅感觉无改善,MNCV、SNCV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8.0统计学软件,全部数据用(x±s)表示,均数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治疗有效率的比较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方面效果明显,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肌电图检测的结果 治疗组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葛根素治疗4周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显著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DPN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较为复杂,目前认为可能由多种原因所致, 首先是在本世纪初提出的血管性缺血缺氧假说,由于高血糖导致微血管病变,供应营养神经的血管发生病变而闭塞,导致神经营养障碍,加之神经细胞肿胀遂引起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对DPN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动力学改变,致使周围神经组织缺血、缺氧;另外多元醇通路代谢增强、脂质代谢异常、自由基增多、蛋白非酶糖基化、神经生长因子(NGF)缺乏等,均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NGF作用于身体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这与DPN易累及的神经组织相吻合,提示NGF合成减少、逆向轴浆运输障碍、NGF受体表达异常可能是DPN的发生机制[2]。长期高血糖及微血管病变关系密切其主要病理变化为神经纤维的萎缩、脱髓鞘以及滋养神经的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玻璃样变及周围组织缺氧的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3]。

    阿魏酸是一种非肽类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通过拮抗内皮素受体来扩张血管,增加周围神经组织的微循环灌注,从而改善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另外,它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对抗自由基及过氧化物对细胞的损害作用,对体外非酶促糖基化有抑制作用[4]。胰激肽原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又称血管舒缓素或胰激肽释放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由18种氨基酸和4种糖蛋白所组成。胰激肽原酶可激活激肽原,激肽原释放出激肽,激肽一方面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和降血压作用;另一方面,激肽使微血管扩张,微血管内血流速度加快,使器官组织的血流灌注增加,代谢改善。胰激肽原酶还可以激活纤溶酶,提高纤溶系统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防止微血管基膜增厚等改善微循环作用,有学者研究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机制发现,应用胰激肽原酶前后的血浆内皮素质量浓度下降,氧化亚氮浓度增高,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系统功能,防止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5]。因此胰激肽原酶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缺血及缺氧状况。

    本研究以阿魏酸钠联合胰激肽原酶进行DPN的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对DPN的症状、体征的改善均有良好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7%,单药组总有效率46.7%。正中神经、腓神经运动或感觉传导速度的改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阿魏酸钠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DP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谭小瑶,唐兆春.黄芪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J].齐鲁医学杂志,2001,16(1):11.

    [2]Grya E A,Galicka-Latala D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0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