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社区医学杂志》 > 2009年第19期
编号:11824657
子宫全切术病人应用整体护理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1日 《社区医学杂志》 2009年第19期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9-0047-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推广,对手术室护士的业务要求从简单的器械传递发展至对病人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评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子宫全切术是妇科常见手术,许多患者因惧怕手术及对子宫切除的顾虑,而产生极度的恐惧焦虑心理,加之患者及家属对子宫全切手术知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术后康复和术后生活质量。因此术前访视在子宫全切术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术前访视的主要方法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科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8年2月~2009年3月子宫全切除病人81例,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50.3岁,均为多发性子宫肌瘤或大型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除术。随机分为观察组41人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40人实施传统护理。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1.2.1.1 术前访视 对观察组病人术前1日到病房用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向患者自我介绍并安慰和引导病人,了解其对该手术与性心理的看法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性格、职业等用适当的语言向其交待术前准备、简单的手术过程、麻醉方法和手术体位,让病人消除对手术麻醉的恐惧和依赖感;介绍一些此类手术成功的病例及手术医生精湛的医术,解除病人的思想负担;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环境及进入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并告之手术期间有巡回护士和麻醉师陪伴在身边,有何不适请告诉我们;专心倾听患者诉说,特别是有的病人怕子宫切除后失去女性特征影响夫妻感情,更要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

    1.2.1.2 术中护理 保持手术室安静,不说与手术无关及对病人不利的话;控制室温22~25℃,湿度40%~60%;每项操作前要告之病人并取得合作,如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可能引起不适,使用约束带象坐车系安全带一样等等;麻醉和手术时尽量减少暴露;麻醉后插尿管或胃管,以减轻病人疼痛;术中除作好手术配合外,关心病人需求,帮助病人在应激状态下保持最佳身心状态;手术结束后,若病人清醒,告之其手术效果良好,擦净皮肤上的血迹,穿好衣裤,与麻醉师一起护送病人回病房。
, 百拇医药
    1.2.1.3 术后护理 术后第2、3日到病房探视病人及进行术后指导,了解其术后伤口疼痛愈合、睡眠、并发症等情况,使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爱从而产生愉快心情,这种愉快的心情会促使其早日康复。出院后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了解其家庭和生活质量,随时来院回访。

    1.2.2 对照组 按传统护理方式,术前由病房护士做常规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手术室护士接病人,入室后协助麻醉,主动配合手术。手术结束后包扎好伤口送病人回病房。

    2 结果

    观察组病人能消除恐惧心理,正确应对手术压力,故术前休息好、术中配合好、术后恢复快,两组病人应对手术压力情况见表1(P<0.05)。两组病人心理问题情况观察组忧虑5例,自卑2例,抑郁2例,均无性心理障碍;对照组忧虑10例,自卑5例,抑郁4例,性心理障碍1例。

    3 讨论
, 百拇医药
    本组41例病人通过我们术前访视及术后耐心解释指导,消除了病人及家属思想顾虑,术后随访均无性心理障碍。丹麦一项多中心试验研究表明全子宫切除本身对妇女的性功能无任何不良影响。通过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对病人心理状态进行较仔细的了解,并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解答其疑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人恐惧、焦虑情绪,能主动配合手术,应对能力大大提高,生命体征平稳。通过术前访视,护士可将用物准备齐全,避免临时准备延误手术时间,同时减少巡回护士出入手术间的次数,降低空气污染,减低巡回护士的劳动强度,以充沛的精力坚守工作岗位,监护患者病情变化,更好地配合手术顺利进行。同时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为护理工作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迈出了崭新的一步。随着最新修订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公布施行,医患纠纷处理的“举证倒置”原则,对医院一方提出新的要求,术前访视作为医患沟通的原始书面证据而日显重要。

    对子宫全切除病人通过规范的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评价、实施心理干预不仅能使病人正确应对手术压力,主动配合手术,还能消除患者及家属术后性心理障碍和纠正对子宫全切除的错误看法,利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家庭的稳定。, http://www.100md.com(刘晓菊)